第485章 自古以来,多元一体! (第2/2页)
不正是建立在这个基础吗? 这简直是这片大地上一切的根本。 有根本在,华夏民族便从不会倒。 “说起来,来到滇南后,还真是感觉,历史是一个环。” 李景霖感叹了一声。 不由得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微笑。 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夜色,仿佛横跨时光长河,看到了历史的痕迹。 “说起文化共同体,多民族能够团结到一起去,非一日之功,从古代,自丞相诸葛亮起,便为此打下了基础,奉献出了巨大的贡献。” “想必若是丞相能看到如今华夏众多民族多元一体.也一定会很开心吧。” 洛诗瑶眨了眨眼睛,没有说话。 实际上,虽然全国各地小伙伴开玩笑什么“蛮夷”“蛮夷”的,但从不会有人因此生气,这便是文化共同体的妙处。 何为蛮夷? 蛮夷指的是华夏民族文明文化体系外的。 是的,几千岁的老同志选择的从来都是文化致胜。 “说起来,我来到滇南后,发现好多人似乎都非常喜欢诸葛亮啊。” 洛诗瑶好奇的开了口。 “甚至我听马教授说,好多民族甚至将诸葛亮看做本族神明,将其供奉起来,祭祀的时候,先尊孔明,后尊火,再尊神。” “哈哈,丞相在西南确实是大名鼎鼎。” 李景霖笑了。 “你知道基诺族吗?” “啊?那是.” “传说中,基诺族是诸葛亮的南征部队,但因为贪睡,睡过头了,后来虽然追上队伍,但丞相拒收他们,不过,倒是安排他们好好安顿下来了。”
“基诺族小男孩衣服背面的圆形刺绣,据说就是诸葛亮的八卦图,基诺族的祭祀就会高呼孔明先生。” 说到这里,李景霖突然笑了起来。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当然,另一种说法,也是说基诺族贪睡。” “啊?哈哈哈,看来基诺族从古代就了解到了生活的真谛。” 洛诗瑶也忍俊不禁起来。 “天大的事情不如先睡一觉,睡饱了再说。” “傣族.傣族就更有意思了。” 李景霖咂咂嘴。 “传说中,诸葛亮南征,便授予了傣族人耕田技术,在傣族人遇到蚊虫鼠蚁困扰时,诸葛亮留下了【想命长,水冲凉,草棚矮,住高房】的策略,于是,就有了我们熟知的傣族竹楼。” “甚至其中【水冲凉】,便是泼水节的由来之一,放孔明灯,也成了泼水节的传统习俗。” “我去,我还真不知道。” 洛诗瑶顿时大感兴趣。 好家伙。 亮哥到底在西南大地都做了点什么事情啊? “同样是南征到维西地区,传授了当地百姓种植水稻的技术,于是,为了迎接运稻的汉兵,纳西族男女点燃火把驱逐蚊虫瘴气,这就是火把节的由来之一。” 历史是一个巨大的环扣。 昔日之因,结下了今日之果。 就如带嘤留下了巨大的烂摊子,整个世界都因为搅屎棍的历史遗留问题矛盾不断。 反观一千七百多年前的孔明先生呢? “在孔明先生的帮助下,德昂族才正式步入农耕社会,在德昂族民俗文化考究中,传说诸葛亮开发西南中,有次摔落山谷,被德昂族姑娘阿诺救下,悉心照料。” “两人产生感情,孔明先生留给了阿诺姑娘天文,地理,农耕,织衣,并且,临别之时,诸葛亮将自己的帽子赠送给阿诺姑娘,据说,这便是德昂族住所的样子由来。” “后代,德昂族一直便将诸葛亮称为【孔明老爹】,昂,当然,也同样留下了火把节与泼水节。” 说到这里。 李景霖不由得吐槽了起来。 “也就是说,丞相可以说是最早的薪王了,好家伙,来到南方后,乐此不疲的传火,不仅传火,还泼水,点火救火一条龙” 火系大魔法师,丞相诸葛亮。 他的火不只是上任三把火,用来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 他还以文明之火。 点燃了西南边陲。 华夏文明的火种,得以在这里传承。 这把火。 一亮就是一千七百多年。 “当然,就是因为传火,一改过去数百年的血腥征服,以文化,文明,带给当地更好的生活,所以,大家自然愿意爱戴他,人心的归顺,也真正建立了我们现在多元一体的基本盘。” 说到这里。 李景霖不由得再次吐槽了起来。 就连表情都变的非常奇怪。 仿佛是想起了一些绷不住的故事。 “这火一烧,怕是丞相都没想到,一千多年后,他最大的竞争对手,居然是西方传教士,甚至还成为了耶稣他哥” “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