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我能进入梦境捡属性_165:曲艺家协会邀请,无奈的郭德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65:曲艺家协会邀请,无奈的郭德钢 (第1/2页)

    第165章165:曲艺家协会邀请,无奈的郭德钢

    相声或演唱会上,有个词叫做“返场”,表演者返的次数越多,明观众越喜欢。

    徐宁今就遇到了这事儿,收音机前的观众,通过电话让他返场了三次……

    原本六点半就要结束的直播,硬是拖到了六点四十五分。

    最后由于时间关系,实在不能再播下去,节目才跟依依不舍的听众再见。

    要不然,

    后面的节目就播不完了。

    徐宁临走之前,在电台一位副主任的请求下,重新录了一遍《探清水河》。

    这首曲,

    通过电视台、电台、报纸和网络的传播,在短短的一周时间内就火遍了全国各大城剩

    就连京城曲艺界的老前辈,都打来电话邀请他参加2004年京城曲艺家座谈会。

    邀请他的目的,是想让其谈谈如何利用现代媒介发扬传统文化。

    这任务可不……

    他想拒绝。

    但因为有传媒大学的周校长在其中牵头,只能硬着头皮参加这场会议。

    毕竟周校长对他有提携之恩,不管座谈会上讲的如何,自己都是要去的。

    会上,

    他先是讲了下改编《探清水河》的初衷,又谈到如何利用互联网、电台等媒体发扬传统曲艺文化。

    一番声情并茂、有理有据的发言,让他迅速俘获了一帮老艺术家的好福

    座谈会结束。

    有好几个老前辈邀请他加入协会,其中就有徐宁非常尊敬的单田芳老先生……他现在是京城曲艺家协会的名誉主席。

    自己唱的曲不过是顺手为之,根本没想过要在这行发展啊……所以他没有当场答应。

    但是临近出会场的时候,周校长的一番话让他茅舍顿开:

    “成为协会的会员,定期来参加个活动就行,不能参加也无所谓……这件事,对你的事业发展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仔细一想,好像是这个道理,有个半官方身份,以后办事方便很多。

    于是,

    徐宁现场登记,又交了一点会费,就成了京城曲艺家协会的会员。

    第二,

    曲艺协会就将这个消息发布出去,并花钱在京城晚报刊登了这条新闻。

    关于花钱刊登新闻这件事,其实很好理解……京城曲艺家协会是个半官方组织,受到“国家文联”领导。

    每年得做出一点成绩。

    不然年底向上级交工作总结的时候,都没材料可用,要是被津门曲艺家协会比下去,多丢人。

    所以,有亮点的工作就要进行全方位宣传,这是干好工作的基本cao作。

    而徐宁的加入,就是一大亮点,毕竟他现在很红很出名。

    一时间,徐宁隐隐约约有着成为京城曲艺家协会形象大使的趋势。

    其实,

    他能顺利加入协会,不仅有自己的实力原因,还有周校长的人情在里面。

    周校长在座谈会上,带着他到处认识老艺术家,大家都觉得他和周校长关系非同一般。

    这些人老成精的老艺术家们,立即拍板,要把徐宁吸纳到协会郑

    这才有了后面的事情。

    另一边,

    郭德纲自从听了《探清水河》,就一直茶饭不思,好几夜都睡不好觉。

    他在思考,为什么徐宁能凭借一首曲就火了,但他了这么多年相声,却一直无人问津。

    人比人,气死人。

    郭德钢有个本子,里面记录了这些年他收集到的各种京城曲。

    其中就佣探清水河》。

    望着原版歌词,他失笑道,“原版歌词有点黄……上不得台面,还是徐宁改编的好。”

    呆坐在客厅的破椅上一个多时后,郭德纲才缓缓站了起来,他走到窗边,望着京城的夜景,叹了口气:

    “果然,不管什么艺术,都得创新,只有创新才有活路!”

    当晚上,老郭掏出手机在客厅晃悠了半,十来个徒弟都睡着了,他还在踱步。

    他媳妇王惠喊他睡觉,他也摇摇头:“我想个事,你和儿子先睡吧。”

    终于,

    在临近十二点的时候,郭德钢将删删改改十几遍的短信发了出去。

    信中写到:“孤身一人流落京城,上午片瓦遮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