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第一批倭人 (第2/2页)
此人就不好话了。” “倒是晋王长史那边,只要银钱上满足,不会过多插手工厂运行事宜。” 听完后,朱高炽回忆了自己与秦王长史见过的几次面,以及那人在北平的行事风格,得出的印象,对比周世丰的推测,倒也不是没有道理。 “那就先从山西开始,反正山西离北平更近。”相比较陕西,朱高炽更看重山西。 不是陕西不如山西重要,而是山西的煤比陕西更有优势,当下最符合中华重工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朱高炽也不信任秦王长史,此人像一条毒蛇。 周世丰没有意见,他也是这么想到的。 “你先和高长芳,王仁碰个头,关于蜂窝煤行业协会,矿业协会在陕西和山西的发展事宜,商量出个可执行的章程。” “还有一些商人想要加入,这是名单,你先看看。”朱高炽从案台上抽出一份册子。 周世丰上前弯腰,两手接过。 名单上有人名,商行,籍贯等详细信息,其中有几个人,周世丰打过交代。 南方的大盐商杜松,徽商的丁英永三兄弟等。 “这些人手笔大啊,咱建的大宗商品贸易中心,还未完工,已经被这些人包圆了。” 朱高炽感叹道。 虽然他兴办的集散地能成功的话,这些商人们能获得大利,但事务不能只看一面。 正因为有这些商饶加入,才能保证他办的大宗商品贸易中心能成功。
他和商人又不是敌人,总不能为列视商人而打压商人们吧。 明明合作两利的事,偏偏因为莫名的不爽,觉得自己身份高,所以选择打压对方,损人不利已,这种行为后世见多了。 瞧不起摊贩,晚上经过还要从人家框子里拿几个橙子橘子,吃一半扔一半,就为了彰显地位,当时他身为请客的人,往红灯处的同行过程中,为此都感到可耻。 周世丰看完了名单,询问道:“哪像方面能合作?” “矿区,蜂窝煤等行业可以合作,蒸汽机工厂,焦炭炼制厂,铁厂等不能合作。” 周世丰明白了,和北平的模式类似,没有了疑问。 在铁道上。 朱高炽笑着问道李彪,“伱在咱身边做事也快一年了,有没有什么想法?” 王爷规矩不大,李彪坐在过道隔壁的椅子上,突然听到王爷的询问,有些反应不过来。 随后,心中升起一股激动,努力保持住镇定,李彪却道:“属下还想继续呆在王爷身边。” 这个回答令朱高炽意外。 中华重工的体量今非昔比,他还以为李彪会想外放,好奇的问道:“为何?” 李彪没有大话,直言道:“属下需要学习的方面还有很多,深感自身才能不足,在王爷身边,属下可以学到许多经验。” “也好。”李彪的回答,朱高炽很满意,也就打消了想法,认同道:“趁着好时机多学习点东西,未来才能走的更远。” 李彪得到王爷的赞同,越发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因为朱棣的决绝,铁道没有修进北平城。 在城外下车,车站提供了马匹,朱高炽骑着马,身后跟着侍卫们进入了北平城。 北平城街道上行人不少,也有骑着骡子驴子的,还有坐轿子的,以及推车的。 虽然有规矩,可仍然混到一起,不过速度慢,倒也不影响。 比起数年前,北平城的繁荣更增添了一分,从街道上多出来的商铺就能判断出来。 到了王府,管家跑来告知,王府来了客人,王爷在招待,命王爷回来了就过去。 什么身份,可以让两父子一起招待,朱高炽露出好奇的眼神。 “是舅老爷老了。” “舅舅,他怎么会来?”朱高炽不可思议。 徐增寿可是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怎么会跑到北平呢?这么大的事。 管家笑道:“王爷寿辰快到了,舅老爷来祝贺王爷。” 好吧。 徐家作为大明第一顶级勋贵之家,相比较他的大哥,徐增寿的确要随性些。 也正是因为这份随性的性格,所有人都知道徐增寿和燕王关系莫逆,为他日后被朱允炆赐死埋下了因果。 “老远就听大外甥的名声,传你放纵的狠,我也多年未见,倒要考教考教。” 还未靠近,就听到大厅里传出的笑声,朱高炽忍不住嘴角翘起。 应府的记忆也涌了上来。 这位舅舅对他们的确没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