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死士与刺客 (第2/2页)
一侧来看,这固然很牵强。”白榆托着腮帮:“但如果换个角度呢?” 圣女好奇宝宝的问:“怎么换?” “这道天岩户,不单单是把我们困住了,而且是让内外产生了隔绝了,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进不来。” 白榆拿起一颗花生米,将其剥开后一分为二,用手掌隔开:“这样是不是就形成了一个双方无法驰援的格局?” 柯蒂莉亚灵光点亮,竖起食指对天一指:“啊……” “是的,南诗织。” 白榆拿起半颗花生米丢进嘴里:“她孤立无援,如果我没猜错,差不多天皇的暗杀部队已经到了。” 营帐内一片沉默,气氛有些压抑和凝重。 圣女看着桌案上的白狐面具,她问道:“天皇之所以要杀她们,是因为我之前提到过的那件事?” “十之八九,除此之外我想不到其他合理解释。”白榆点头。 “雨宫真昼的外祖母是先天英灵,而且大概率来自于京都,但她和雨宫家的老爷子诞下一儿一女,这其中或许是犯下了什么禁忌,具体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瀛洲这种破地方,有什么奇怪的民俗或者糟粕,我都丝毫不奇怪。” “作为雨宫的直系后代,雨宫真昼的血脉或许是脏污了谁的眼,尤其是她还继承了英灵之理的情况下。” 南诗织就属于被迁怒的一方了。 雨宫真昼是因为血脉而被盯上; 南诗织是因为她的眼睛来自于雨宫真昼而被盯上。 其实今日要发生的这一切早有征兆。 仔细想一想,南诗织的眼睛不属于她自己这件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开的? 这件事之所以会传开,是源自于六年前南氏辉临死前的那一通发言…… 他直接道明了南诗织的眼睛来自于雨宫真昼。
起初白榆认为南氏辉临死前反咬一口,是为了让两姐妹离心。 站在现在来看,或许是为了把秘密宣扬出去,借着在场那么多人的面,将这件事宣扬出去。 他当时的得意笑容,是期待着有朝一日,雨宫真昼的那双眼睛会给南家带来灭顶之灾。 回想一下当时南氏辉的遗言。 ‘你可知道为什么我格外看重你,却对她表现的不屑一顾?’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废人,为什么会被这个大夏人所看重?!’ ‘有些事是见不得光的!’ ‘我将她当做工具,对待她的无比残忍,某种意义都是为了让你更顺利的接受南家。’ ‘既然你不领这份情,那我也不必藏着掖着……好好享受我这个亲爷爷送给你的最后临别礼物吧!’ 在说完以上这些话后,南氏辉才曝出了南诗织的眼睛来自于雨宫真昼的事实。 而所有既视感都来自于上面那些铺垫的话语。 到底是什么事见不得光? 到底为什么雨宫真昼作为南家长女却不能成为南家家主? 到底为什么南氏辉不惜要挖了雨宫真昼的眼睛也要扶持南诗织上位? 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推测,南氏辉一直都很清楚雨宫真昼作为后天英灵血脉的事实。 正因如此,他才感到恐惧,生怕这件事会给自己家族带来灭顶之灾。 将她的眼睛交换给南诗织,某种意义上也是对雨宫真昼的保护,只要她不觉醒血脉,就不至于引来上面那位的杀意。 结果,南氏辉自己败了。 他说出了最大的秘密。 那根本不是说给南诗织听的。 原来一切早有定数。 世间万物没有巧合,只有必然导致的必然。 当然,一味回顾过往对现状没有帮助。 明晰了是谁在背后落子,才能知道如何应对。 既然是天皇谋划,杀招显然是不止这一道。 别忘记了。 这一次的黄泉大祓中充满了许多巧合。 就譬如藤原氏对幕府武家发起的袭击是源自于‘吹笛人’而产生的巧合。 再譬如黄泉前线被百鬼击穿,逼迫天皇不得不落下天岩户,这也是巧合。 如果没有这些巧合,天皇的规划布置会是什么样的? 原本的前线就是不允许后退的。 所以他的谋划中,南诗织和雨宫真昼都会留在黄泉。 那么他必然准备好了另一道硬菜。 此时,一道难以形容的威压,从遥远的北方传来。 黄泉动乱,白雾如潮水般汹涌澎湃,裹挟着刺骨的寒意,还有落地冻结的冰霜。 虽没有雷鸣,天地间却仿佛有无数轰隆声响起。 白榆抬起手接下一片雪花,轻声道:“今夜会很漫长啊,准备一下吧,咱们要准备逃命了。” “嗯。” 桌案对面的女子应了一声后便不再说话,默默拾起修复好的白狐面具扣在了面颊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