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_第二百六十八章 南京城破,攻打满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八章 南京城破,攻打满城 (第1/2页)

    感谢无名无天,党指挥枪yi415,铁人,windboy,乐山乐水乎,清茶待客,windboy,122585,麻辣咖啡飯,130913075031473,小事一樁a1973,王雨桐,龙空鬼畜,沉默de夏花zh…等书友的打赏和月票,祝朋友们心想事成,幸福快乐.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是谁最先使得其蒙受如此大劫的呢就是那个自称是父亲朱元璋最为喜欢的儿子的朱棣.朱元璋刚死不久,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将亲侄子朱允炆赶下皇位.然而,虽说他在南京登了基,可他呆得很不舒服,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朱棣着手迁都.

    迁都就迁吧,朱棣也真想得出,他不仅克隆了南臼宫的建筑设计格局,还对它进行大拆卸.按理说,北京周围到处都是山,营造皇宫需要的巨型石料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就地取材,但也不知出于何种真实的想法,朱棣竟将建造南京明皇宫的巨型石材拆卸下来,劳师动众地运往北京.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明故宫就显得凌乱不堪.虽然在以后的明朝,南竟是陪都,但今非昔比了,皇家不在这里,皇宫无人精心看管,中期前后发生了大火灾,前朝三大殿,内花园等先后遭毁.只是一些大宫殿,譬如乾清宫,坤宁宫等后廷三宫及文华殿,武英殿等还没有被毁.

    明末清初,清军铁骑疾风般地南下,占领了明朝的陪都南京后,在午门前筑起八旗兵驻防城,把将军,都统二署设在明故宫.这些大兵们在这里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反正这是他们的营地,"外人"无法问及.也不敢问及.

    等到清末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太平军与驻扎在明故宫的清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昔日皇宫成为战场,明故宫遭受的第三场浩劫开始了.

    太平军占领南京后.为了修建天王府以及其他诸王的府第,他们就到明故宫去就地取材,见什么拿什么,能拆得动的,能搬得动的,全部搬走.而明故宫在历经这三次大浩劫后,便只剩下了断壁残垣.

    草草吃过晚饭,朱永兴便由几个亲兵护卫,在两江衙署内散步走动.这里在明代又被称为"煦园",是一座具有江南特色的古典园林.原为朱元璋所建的汉王府.清朝把这里辟为两江总督署衙门.到了清末,太平军定都南京,便在两江总督衙门的基础上修建了天王府.后为湘军攻破天京后,纵火焚毁.

    高堂大户,滴水穿檐.虽然这里此时尚未扩建.却也不同于一般建筑,曾为汉王府和显赫官衙,自然也讲究威严肃穆,使人有凛然畏惧的心思.

    眼中看的分明,朱永兴虽知战事难免,却见这六朝古都,千年名城要遭此劫难.心中亦是嗟叹不已.

    待到有人传报,诸将已至,朱永兴才收拾心神,赶至大堂内坐定议事.

    一日而下南京,虽有满城未克,但胜局已定.众将都脸带喜色,自不会有朱永兴这样的心思.

    "明日攻打满城,若是依常法攻之,必然伤亡惨重."朱永兴率先开口,有些低沉地说道:"无他.满人自知没有了退路.必然男女老少皆上阵,死心作战,与城共存亡.虽说我军兵多将广,战力强大,但在其疯狂顽抗下,必然多致死伤."

    "殿下心仁,若不强行攻取,长期围困亦为一法."叙国公马惟兴自见了朱永兴俯瞰满城的异样情绪,便在心中揣摸,虽不明究竟,但说起来却是顺着朱永兴的话意.

    "长期围困恐怕不妥."平北侯夏国相谨慎地加以反对,"大军不能横扫江浙,却要在这弹丸之地坐困,民意又该如何若留这rou中刺,南京便不算光复,中外影响又是不同."

    "依末将看,可以四面围攻."马自德开口说道:"清军兵少,顾此失彼,破城可期."

    朱永兴颌首微笑,也不知是赞同哪个,沉吟了半晌,开口说道:"孤只说是不用常法攻之,却不是要容忍这城中城存在多时.清军依赖的,不过是坚垣墙厚,必是全力防守.如此,便可将计就计,将清军的有生力量消耗于城垣.孤是这样想的……"

    ………………

    朝阳带来的美丽色彩很快便染遍了六朝古城,然后由红转白,慢慢升起在空中.既不象炎热的夏季时那样火辣,又不象辩雨那般黯淡,发出明朗而可爱的光芒.

    江宁提督昂邦章韭魁揉了揉酸胀的眼睛,强打精神,立在城墙上向外观望.外面半夜的喧嚣,他知道是明军在做攻城的准备,只是不知明军要如何行动.城内,他已经动员了所有的旗人,无论老弱妇孺,皆编成队,或上城头作战,或运送补给.什么也干不了的,也不闲着,让他们呐喊助威.

    城虽未破,但柯魁已是心中悲凉,自知末日不远.江北的援军,基本上是不用指望了,他见过江面上那威武的军舰,林簇般的桅樯;江南呢,能够全师撤回重夺南京吗,希望也是极其渺茫.

    夜里,明军还进行了劝降,以伪宗室的名义,保证降者不杀.柯魁不相信,他向城内旗人宣传,这是明军在骗取内城.,绝不会依言守诺.其实他是担心自己作为满清要员,所以更怀疑明军放他一马的可信度.

    城外火炮已经架起,直指满城.从密集程度上看,明军的主攻方向应该是在西北两门,以及东南两面的正阳门和朝阳门.两面对称攻击,使清军顾此失彼,这也算是中规中矩的布置.

    柯魁观察已毕,做出了应对调整.将主力分别放到这两个方向,并且让预备队搬运土袋砖石,准备填堵缺口.满城的屏障便是这厚重的城墙,一旦被攻破,凭城中的人数是无法抵挡优势明军的.柯魁当然不会想到.朱永兴最担心的其实是满城内逐屋逐殿的争夺,最忧虑损坏那些在历史长河中幸存下来文物建筑.

    城外的明军更加忙碌,火炮调整,步兵列队.肃杀的气氛迎面扑来,一场大战即将展开.

    上午九时许,明军的火炮开始依次射击,然后停歇了一会儿,重新调整,再接下来便是威猛的齐射.西北两门是主攻,东南两面的正阳门和朝阳门则是牵制性进攻.

    低沉的炮声不断响起,慢慢汇聚,形成了压制一切声响的巨大轰鸣,大地也在颤抖.一道道火光闪烁而起.伴着浓重的白烟,巨大乌黑的炮弹以势不可挡的威势击向预定的目标,不住的砸在城墙之上.城头上砖石飞扬,跑不迭的都被砸成了rou泥,侥幸逃脱性命的亦不能再在城头立足.

    满城上亦架有火铳火炮.但射程和威力却不能和明军相比.从江上军舰上卸下来的长炮,加农炮足有上百门,在七八百米的距离更显破坏力.

    柯魁见被轰击的城头难以立人防守,便命令旗兵在城墙下严阵等候,只等敌人步兵登城时,再冲上去予以反击.

    明军的火炮轰击开始放缓,轮流降温,轮流射击.依然保持着炮击的持续性.一个时辰,炮击依然在这一段区域内持续,没有停止的迹象,给城内的清兵造成了持续的心理压力,城堞被炸平,城上的火炮被摧毁殆尽.在没有威胁的情况下.明军又推出陆战小炮,靠近城墙.

    重炮慢慢停歇,陆战小炮又继续轰击,威力虽小,但依然具有破坏力.

    隆隆的炮声惊动了城内的居民.他们纷纷寻找高处,向着满城这边张望,互相议论纷纷,眉飞色舞地谈论着满城何时能够被攻破.

    休息了将近一个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