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_第一百八十七章 祭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七章 祭奠 (第2/3页)

/br>    李玉珠有点儿不太相信,也跟着数了一遍,惊讶道:

    “可真不少!”

    “仨儿,这不应该呀。按说现在不是农闲的时候嘛,大家都会趁着工夫,在雨季到来之前盖房修屋,半截缸的小瓦应该很紧张才对。”

    “这咋去了一天的功夫,就买回来这么多,没排队吗?”

    一说起这个,王承舟就来劲了,连忙添油加醋的炫耀一下自己的光辉事迹。

    听他去买趟小瓦的功夫,就又救了一条人命,王红河和李玉珠心里头别提多开心了,可见他眉飞色舞的样子,又怕夸得多了,容易让他骄傲自满,便撇着嘴只是笑。

    四丫听他说得夸张,根本不信,一脸嫌弃道:

    “哥,你净吹牛,鸡屎还能治病?”

    “我咋那么不信呢!”

    “你是救人还是恶心人呀?”

    一家子都笑了起来。

    “我信!”

    不成想,黑漆漆的墙头上探出一个小脸儿,伸着脖子喊了一句。

    一家人都转过头去,都很惊讶。

    四丫忽闪着大眼睛问了一句,“小芷姐,你还没睡呀?”

    “没呢。”

    徐小芷笑嘻嘻的扒在墙头上,“在院子里乘凉,听见你家热闹,就爬上来瞅一眼。”

    经过早上的事情,王承舟却有些不信。

    不过,见她笑得甜美,又不好拆穿,便举了举手里的袋子,感谢道:“徐小芷同志,谢谢你的东西,有心了!”

    “没啥。”

    徐小芷一脸无所谓的摆了摆手,随口道:“夏天太热,豆腐渣不能久放,队里的猪吃不完,长生叔原本说要丢了的,我觉得可惜,就经治了起来,不成想,正好让你用上了。”

    见她一本正经的样子,王承舟眨了下眼睛,一时间,又分不清真假了。

    “好啦。”

    徐小芷弯起眉眼笑了一下,“原本,我还以为你要在外面风餐露宿呢,哪知道当天就回来了。哎,真是浪费我的爬叉。”

    “你们说话吧,我去睡了。”

    “困了困了。”

    说着,从墙头上缩了回去。

    王承舟是彻底分不清了。不过,见她这样,心里头却终于松了口气,禁不住笑了起来。

    一家人又忙活了好一会,把小瓦从骡车上卸下来,堆到院墙外面,又把大青骡牵到院子里,喂了一些草料,一切忙完,都快午夜了。

    原本,想着一家子终于可以好好歇着了,可王红河又抱着铺盖卷走了出来,准备睡在外面看车。

    大青骡实在是太贵重了,他始终不能放心。

    王承舟一看,准备替他。毕竟,明天王红河和王南舟还要去烧窑,需要好好休息,他却准备去后山一趟,晚睡一会儿无所谓。

    哪知道,爹娘死活不让,说他在外面奔波了一整天,太辛苦了,好好歇着就行。

    王承舟无奈,只好回到屋子里,沉沉睡去。

    翌日,一大早,一家人就去了窑上。

    王承舟还完大青骡,便打算去后山。

    可刚要出门,又想起了什么,连忙偷偷摸摸的拐回去,把那一斤多虾米带在了身上。

    上次说好的,第二天去后山品尝老栾头的手艺,吃他炕的烙馍,可忙着打坯的事情,让他给忘了,放了爷孙俩的鸽子。

    师父无所谓,就是不知道师姐会不会生气。

    所以,带上点儿礼物,希望栾红缨同志收到自己的贿赂之后,心情能好上一些。

    进入盛夏,后山草木葱茏,一眼望过去,整座大山都覆满了苍翠之色,在太阳底下冒着绿烟似的。

    王承舟心情大好,听着山间的鸟鸣,轻快的向山涧跑去。

    可是,到了茅庐,却没有见到那道清丽的身影,更别说溪边的长腿和玉足了。

    找了一圈儿,全然没有栾红缨的踪迹。

    甚至,连栾修武都找不到。

    王承舟莫名的心里一慌,生怕师姐就此消失了,跟疯了似的到处寻找,最终,钻进厨房摸了一下灶台,恐慌的心才安定下来。

    土灶一片温热,锅底还燃着火星,明显早上还做过饭,师父和师姐肯定不会走远。

    只是,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平日里,栾红缨会帮着栾修武巡山,可俩人始终会留下一个在茅庐,不会全部离家。

    今儿个不知道为什么会出意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