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始皇_第六十六章 使者之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六章 使者之争 (第2/2页)

休息片刻,再发十箭,能再中五箭的,便已能在军中称为善射者了,够资格配两个箭筒了,然后比善射者还厉害的就要称为神弓手了,能立于高处,望见敌军之中将校而诛杀之,便能影响一场战局,如养中桥颜高便是如此。若要再厉害,则能在敌人射程之外,一箭诛杀敌首,或者于一场战中射出百箭而杀五十人以上者,便是箭神,或许传说中养由基便是如此。

    在大王看来,耐力和心性的练法一样,那就是保持一个姿势长久不动,左手如托山岳,右手如抱满月,拉弓半个时辰,一个时辰,乃至数个时辰,而全身丝毫不动,不仅练了耐力,还磨练了心性,大王还提出了一种方法,那就是在左手弓身上吊一块石头,以增加练习难度。大王提出的练法给樊馀还有苏锐都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樊馀等人深以为然,其实这就是后世狙击手的练法,后世战争中一个合格的狙击手能躲在掩体之中数天不动,就为了等一个合适的目标,那么弓手便也能参照这个标准,以提升杀伤力。而这,也就是周扁所说的合格的弓箭手之如何炼成的了。

    在花了近两个时辰给樊馀讲了自己的看法之后,口干舌燥的周扁回房歇息去了,留下若有所思的樊馀和苏锐二人低头不语。

    而就在周扁给樊馀讲了这堆道理的第二天,周扁起床后在院子里随意走动时,便看见樊馀拉着一个一石的弓,弓身上吊着一块石头,扎着箭步,在那里浑身打摆子似的发抖。周扁笑了笑没有打扰,转身绕过去了。

    然后天天如此,每日里上午周扁或者看洛阳文书,或者和樊馀一起练箭,下午看看书再练练箭,晚上跑跑步练下力气,再听听宁越王孙满汇报今日魏宫深处的战况,这样的日子极为充实和有趣。

    时间眨眼间便到了四月底,天气也渐渐的暖和了起来,脱去了厚厚的袄子,开始穿单衣了。

    终于除了诸侯国使者之间的争吵外,有了一些其他的消息传来,而其中最重要、也最吸引人的,则是魏国的大军即将班师回朝了。

    从听到这个消息到在公子昂那里得到证实,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消息,因为在魏国上下看来,能在短短的半年之内,连败天下三个大国,尤其其中还有传统强国齐,这是一件十分值得庆祝和炫耀的事情,所以在年前魏侯轻车先回安邑之前,魏侯就已经开始在策划一个盛大的大军凯旋仪式了,而事实上,周扁等王室君臣所不知道的是,新年刚过完,魏都安邑便已经在为这个凯旋仪式做准备了。

    具体的细节周扁不得而知,但时间却是十分清楚的,四月二十七,据说这是占卜得来的,但周扁相信这个日期必然还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恰恰选在了诸侯使者全部赶来的十几天后,也就是他们争吵正是高潮的时候,那么魏侯的目的也就很明确了,那就是要用一个盛大的仪式,来彰显军威,彰显魏国的强大,以震慑天下诸侯。

    然后周扁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既然要震慑天下诸侯,为什么不放在那个所谓的朝见天子大典之上,让诸侯国君都亲眼所见,而非大夫们回国转达?宁越很好的解答了,如果在诸侯国君面前耀武扬威,那就不是震慑,而是赤裸裸的挑恤了,别说去年未交战的赵楚两国,就连齐韩秦三国,都将受不了,说不定哪国国君一怒之下就要回国引兵来攻了。

    这就是东周战国,哪怕不像春秋那般重礼仪,国与国之间打交道的基本规矩还是在的。再如晋文公城濮之战于践土大会天下诸侯时,就也没有选在大军凯旋之时,可以想见,一心想要称霸天下的魏侯,必然也是以晋文公为榜样的。

    所以对各诸侯国朝见天子时各自带兵多少,也是这次诸侯使者们讨论的重点。

    不过作为周天子,周扁却还是被邀请参加魏军凯旋回朝的仪式,因为晋文公四月城濮之战大胜,五月末大军回朝时路过洛阳,便将俘虏的楚兵献给了周天子,周天子也给了赏赐。一心效仿晋文公的魏侯又怎能不模仿呢?

    所以,在四月二十一日的时候,公子昂便代表魏侯前来周天子行宫之中,表达了邀请之意,王室君臣自然答应。

    史书记载,晋文公五年四月初四,晋国大军在城濮大败楚国左军和右军,逼迫中军逃回楚国,四月八日班师回朝,五月十二日,晋文公把楚国的俘虏步兵一千人兵车一百乘献给周襄王,五月十四日,周襄王设宴劝晋文公进酒,并赐给晋文公辂车仪仗、彤弓王箭、美酒勇士等。五月二十八日,王子虎代周襄王在践土与天下诸侯签下盟约,誓约共同襄助王室,互不伤害,史称践土之盟。

    这些史实魏侯自然都是知道的,又怎能不效仿呢?于是,为替王室着想,连该由周天子赏下的辂车仪仗和彤弓王箭都已经替周天子准备好了,既然如此,周扁等人又如何能拒绝呢?

    时间过得很快,一车车的仪仗等物被魏人陆续送来,摆在了周扁在魏宫之中的行宫里,占用了极大的一个院子,望着那新漆好的亮堂堂的弓箭和车辆旗帜等,周扁知道,这些不过只是在自己手中过一道而已。

    不料在四月二十五日这天,魏宫之中却是发生了一件事,以至于在以后的日子里,天下大势也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变法,乃至于在事后周扁也感叹了一句,历史终究还是走出了真实的轨迹,不过在当下这件事的影响却不是很大,甚至除了让魏侯心中有所不快外,对于魏侯的大计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那便是赵国使者跑了。

    准确的说,是被楚国使者给气跑的,起始自然是争朝见天子第二位,然后相争不下时,楚国使者便拿赵韩浊泽围魏侯却未能得胜,以及魏侯次年于怀地大败赵国的事笑话赵国使者,赵国使者一怒之下,便拂袖而去了。

    虽然暂时还不知道这赵国使者离去到底是自己真的被气跑了,还是出自赵侯的授意,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赵侯绝对不会出现在了朝见天子的大典之上。

    那么楚国就自然成了第二位,对于这一点楚国使者还是很高兴的,楚国不愿与中原强国争锋,但对能重返中原炫耀一番还是很期待的。

    魏侯自然心中不悦,一方面是怒于赵国的不给面子,另一方面也是不待见楚国占了第二,作为中原诸侯,自然都是从心底看不上南蛮子的。

    赵国使者跑了,安邑这边该做的事还是得做,时间一晃而过,四月二十七日就要到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