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1节 (第3/3页)
犹太国家本来就不大,这一分裂更严重地削弱了力量,很快,犹太人就 被异族征服了。犹太人又成了亡国之人,他们时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虽 然少数商人比较富足,但每天都在担心财富被无理剥夺。他们盼望,盼望有 救世主出现。救世主终于出现了,但并不是他们想望的,这就是耶稣。 耶稣的故事。圣母玛丽娅还没有嫁给约瑟时就怀了孕,后来生的孩子就 是耶稣。耶稣是上帝通过“圣处女”诞生的独生子。这是神学家的观点。若 历史上确有耶稣其人,恐怕实情未必如此。我们知道,中国的圣人孔子是“野 合”的产物。耶稣是诞生在马厩里,诞生不久,他收到了东方来的波斯商人 的礼物,这件事即被传扬开去,希律王很害怕这个婴孩会危及自己,就下令 杀死3年之内在伯利恒耶稣的诞生地出生的男孩,耶稣一家就逃走 了。后来回到了约瑟先前住的地方拿撒勒。他跟着约瑟学木工,过着平静的 生活。 耶稣在过节时到耶路撒冷去,以便按老习惯到圣殿焚献祭品。在他的心 灵里,丝毫没有一点世俗的观念。当人们跟随施洗约翰,谈论救世主,一个 振兴邦国的勇士的时候,他心里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爱”。他心中充满了 对人们的爱。他不仅爱朋友和邻居,也爱大路后面那个广大世界的人。他认 识到自己的使命,他必须走出去,必须离开父母,冒着被放逐、憎恨和死亡 的危险,把他头脑中最主要的想法告诉所有那些愿意听的人。 耶稣在外边交了一些朋友,当他回到家乡,同母亲参加一个婚礼,酒不 够了,他把水变成了酒。这神迹使更多的人信他。而他那温和的在故事中告 诉人道理的方法也易于为人接受。那时候,因为犹太教信徒对圣殿的朝拜, 使供应祭品的商人及钱币兑换商都把他们的营业场所搬到了圣殿的院子里。 耶稣去把他们赶了出来,为耶和华的圣殿洗雪了耻辱。许多人认为他是对的。 耶稣对一个“下贱的撒马利坦人”中的一个打水的妇人讲道,使他的门 徒们认识到他们导师讲的关于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教义。耶稣宣扬的教义与犹 太教的教义并不完全吻合,于是那些犹太人就决定处死耶稣。 那时候广大群众都已相信耶稣是真正的救主,他希望人们不要着眼于尘 世间的短暂愿望,而应该去寻找使人们在爱、宽厚和同情中团结起来的那种 精神。最后,他在一次讲道中总结了他全部的人生哲理,即有名的“山上宝 训”,主要是说所有的人都有福了,因为有天上的父。 耶稣是知道自己的命运的,那些带有偏见的犹太人容不下他。最终他们 收买了犹大,犹大带人来抓耶稣,他上去拥抱亲吻了耶稣,那些人就把耶稣 抓走了。后来他们说服了当时罗马派在此地的总督,把耶稣钉死在处死逃亡 奴隶的十字架上。他为爱他的人赎了罪。3天后复活,升入了天国。 耶稣死后,保罗和彼得把他“爱”的学说带到了当时西方世界的中心 罗马。基督教逐渐发展,在公元313年被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精彩篇章推荐 根据以上内容梗概,我们向读者推荐以下三章。 1.第七章:飘泊于旷野是讲摩西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当群众没 有理想、缺乏毅力的时候,做一个英雄是多么艰难的事。 2.第十一章:一个犹太王国大卫与摩西不同,他是一个世俗的英雄, 他也爱美人,为此,他还会采取不光彩的手段。所罗门就像中国的乾隆皇帝, 豪奢竞逐,风流自赏。 3.第二十六章:耶稣之死耶稣并不比摩西与大卫缺少英雄气概,但 他那个时代不是英雄的时代。他教导人们爱一切人。有了爱,死亡又算得了 什么呢 精彩语言辑录 他们犯了所有爱国的历史学者犯过的错误,歪曲事实为本民族争 光。 在那里,生活是轻松的;但是,轻松的生活会磨灭民族的特性。 他是绝对伤害不了的,因为他对坐世无所依恋,对死无论多么 惨无所畏惧,他的全部生命是贡献给上帝的。 天空出现亮光并不表明新的一天到来,那不过是日落西山之前的 回光返照而已。 幸福来自内心的信仰,而不是来自外界。 人们的财富和幸福通常是成反比的。当人们的富裕和昌盛超过了 一定限度,就会对简单的乐趣失去兴趣;而没有了乐趣,人生从摇篮到 坟墓这广阔的跨度当中,就只剩下烦恼。 在法利赛派看来,他却比所有最凶恶的反叛者危险得多。他使人 们自己思索。 金刚经说什么 作者:南怀瑾 成书时间:1991年 类别:佛教经典解说 版本推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 书海领航 1.佛教与和尚 一谈起佛教,人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古寺、和尚、经卷等画面。佛教 是干什么的和尚是怎样生活的这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谜。 佛教发源于公元前六至前五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又称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