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智能驾驶系统 (第3/3页)
进行了细致规划。
确保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就这样。 接下来的时间,光电技术研究所极紫外光刻机项目组彻底运作起来。 伴随光源和投影系统以及掩膜问题被解决,其它零部件也逐步到位并进行组装。 加上人工智能笨笨的智能计算调试,给大家省出了很多时间。 眼看首台国产极紫外光刻机正在成型。 刚开始徐昀还会亲临实验室参与,到后面彻底步入正轨会基本就插不上手。 通过笨笨的模拟计算,保持当前现状的话,是有可能在夏季完工的。 很快时间进入到一月份,虽然距离春节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但徐昀选择提前从锦城回到京州市,除了是锦城那边不需要他亲自坐镇外,更多是想多陪伴陈诗禾和没有出生的孩子。 不过他也不是整天闲着。 因为距离预产期还远的缘故,陈诗禾不愿意现在就蹲在家里养着。 基本还是会去公司工作,只是工作量非常小。 但这便导致徐昀去公司的次数增加,后面就连孟松言都忍不住打趣了句。 似乎从深度科技成立以来,徐昀过来的次数都还没有这段时间多。 刚开始陈诗禾还会有些不好意思,但到后面基本上免疫。 而除此以外徐昀去最多的地方,自然就是公司旗下的几个重点实验室。 抛去固态电池实验室和生物科研实验室以及医学智能研究实验室,这几个目前比较稳定的实验室外,人工智能实验室最值得关注。 因为有着人工智能笨笨的辅助,经过长达数月的研究开发,智能驾驶技术逐步成型稳定且通过了多项道路行驶测试。 2021年1月7日,京州市,龙湖高科技园区。 上午足够宽敞的汽车跑道处,徐昀的注意力放在面前一辆白色的汽车上。 眼神中满是期待。 这辆汽车正是开拓者全固态电池新能源汽车的初版模型。 被汽车超级工厂那边送来用于智能驾驶实验。 虽然是初版且没有什么涂装,但依旧能看出整体呈现出的美感。 关键这辆车外表使用了塑形氟碳高分子聚合物涂层材料。 本来这样做是为了提高汽车防撞能力,避免智能驾驶测试时车辆过早报废。 但实际情况是截止目前为止,这台实验车辆还没有发生过碰撞。 单从这点便能看出智能驾驶的技术水准。 “这台车除了外表使用新型塑形氟碳高分子聚合物涂层材料才,内部搭载了数个固态激光雷达,用于帮助汽车快速识别周围环境并做出判断。” “还有汽车中控电脑植入了人工智能程序,提升智能驾驶稳定性的同时,还更加方便车主体验交互性。” “目前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智能驾驶,并且足够成熟稳定。” 作为项目负责人颜恺明激动说着,在介绍这台搭载了智能驾驶系统的车子时,就仿佛家长在外面炫耀自家考了高分的孩子。 说明非常满意骄傲。 徐昀对于颜恺明无疑是非常信任的,解决智能驾驶技术便相当于给开拓者固态电池新能源汽车这个新品牌加了道保障,到时候双重保障下必然能轻松占领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并逐步向着海外市场蚕食。 念头停留在这里,徐昀便让颜恺明开始下一步。 “很好。” “那就启动车辆测试吧。” “小钟你来负责给徐总进行演示,另外介绍咱们的智能驾驶仍存在的问题。”颜恺明接到指令并没有动手,而是依旧陪在徐昀身边把任务交给钟玲玲。 钟玲玲显然不是首次进行这项cao作,闻言点点头后便cao作起来。 远程启动车辆后,能看到在没有驾驶员和控制的情况下给中控电脑下达目的地指令后,便见车辆迅加速行驶起来。 并在人工智能的分析计算下,借助固态激光雷达很远便能识别出障碍人员,从而提前规划线路躲避。 灵活穿行下就像是一个经验老到的司机在驾驶。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车辆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远程控制。 而趁着车辆智能行驶时,钟玲玲则按照要求讲解智能驾驶尚存在的问题。 “徐总。” “眼下我们的智能驾驶技术可以保证车辆在正常道路上安全流畅行驶,并且经过多次测试出现失误的概率基本为零。” “只是高速行驶状态下还有些僵硬。” “不过我们已经和华威技术合作设计了全新的高端汽车智能芯片,只要等国产高端芯片制造产业链完成就可以批量进行生产。” 将钟玲玲的话悉数听进耳朵,徐昀对这些表示认可不觉得有问题。 毕竟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远超特斯拉处在全球领先地位了。 尤其实验室还和华威技术方面共同设计了汽车高端智能芯片。 这无疑能大幅度提升各方面性能。 相信到时候完全版的智能驾驶会让所有司机感到眼前一亮。 但在这件事情中,徐昀则发现了一个关键信息。 于是主动向钟玲玲追问道:“这么说华威的应龙EDA项目已经完成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