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津城车站爆满,卖冰棍的小姑娘 (第2/2页)
r> 面对急于出行的乘客,津城火车站只能采取超售无座火车票的方式,来帮助乘客。 按照铁道部门的规定,一列火车的运载能力有限,站票的数量为座票的百分之四十。 就算是超售,也不得超过百分之五十。 这完全在安全范围内,所以白车长也没有太在意。 只是为了避免场面混乱,命令还没有休息的乘务员们全体出动,帮忙维持上下车秩序。 随着十几位乘务员的加入,再加上乘警同志亮出了手枪,原本混乱的局面立刻得到改观。 各个车厢的门口,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李爱国见小黑胖子离开了,也打了个哈欠,摇摇晃晃的往宿营车走去。 此时站台上人影交错,李爱国的目光在人群中扫来扫去。 突然,他看到一位身穿白色半袖餐售制服,身前挎着一个雪糕箱的年轻姑娘。 这姑娘姓黄,单名一个婧字,经常在三站台卖雪糕。 131列车每次停靠车站,李爱国都要买几根老冰棍。 日子久了,两人也就认识了。 黄婧属于津城火车站劳动服务公司职员。 这种劳动服务公司是火车站下属的集体企业,职工大多数是车站职工子弟。 黄婧是“小集体”职工,并不是铁路的正式员工,反而跟李爱国鼓捣的废品店情况差不多。 小集体企业自负盈亏,没有基本工资,挣的计件。 职工每个班要上缴一定量的承包费,剩下的钱才是她的。 如果卖不出去,那么还要倒贴承包费。 黄婧上午的时候,运气比较好,已经挣到了今天的承包费。 原本打算靠着131列车的人流量,多挣点钱,等到年底能帮父亲买一辆轮椅。
原本这会天气正热,正是卖雪糕的好时间。 可是客流量虽大,乘客们都急着上车,压根就没有人买黄婧的雪糕。 她只能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似的,挎着沉重的雪糕箱,靠着站台的柱子,嘟着嘴生闷气。 “黄同志,你今天的班?” “是李司机啊,又要买冰棍?” 黄婧抬起头,看到头戴大沿帽,胳膊上挂着火车司机臂章李的爱国。 她柳叶眉毛笑弯了,面颊浮现出两个可爱的小酒窝。 李爱国也不负她的希望,点头笑道:“来十根,麻烦用纸袋包一哈。” 一般来说,卖冰棍是不给包装的。 谁让这个司机是个狗大户呢! 每次行车到津城,总要买十根冰棍。 “刚下车吧,先吃一根解解暑。”黄婧很会做生意,二话不说,从箱子里抓出一根老冰棍塞到了李爱国的手里。 等李爱国接过后,她又从箱子里取出十根老冰棍,抱在纸包里,递了过去。 李爱国将老冰棍咬在嘴里面,从兜里摸出一块钱,又在里面夹了一毛钱,卷在一起递了过去。 “走了啊,从明天开始,我得休班了,咱们十天后见。”李爱国接过老冰棍,摆了摆手,大步的离开了。 黄婧最喜欢同李爱国这种人做生意。 津城这地界不是太平地,有不少小青皮,买根冰棍还要占便宜。 人家一次买了十根,每次都是这么爽快。 看着李爱国魁梧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中,黄婧这才准备将手里的钱装进胸前的帆布袋子里。 捏了捏,感觉到有点不对劲。 她慌忙抻开那卷一块钱,里面赫然还有一张一毛钱。 “这个李司机,还真是一点便宜都不愿意占别人的。” 黄婧嘴角上扬,将钱装进帆布袋里。 她重新提起精神,挎上沉重的雪糕箱子,走进烈日下,继续卖她的老冰棍。 “清凉可口的老冰棍呀!快来买啊!” 清脆的叫卖声,在喧嚣的站台上,显得格外的清晰。 李爱国啃着老冰棍晃悠到宿营车的门口,才发现为了避免乘客从这边上车,被乘务员锁上了。 哗啦 宿营车的车窗抽了上去,刘清泉从里面探出脑袋:“爱国,你咋下车了?” “还不是想给哥几个消消暑。”李爱国将纸袋子递上去。 刘清泉接过来,不用问就知道里面是老冰棍。 “你每次都这样,搞得哥几个都不好意思了。” “不值几个钱,你拿去给曹师傅他们分了。” “好勒!”嘴上说着客气的话,刘清泉却格外的兴奋,抱着纸袋子从车窗后跑开了。 东西不值钱,却是人家李爱国的一片心意,说明人家看得起他们。 拿到冰棍的司机组成员,还有后面的运转车长,没有一个不念李爱国好处的。 瞧瞧人家的为人处世,难怪人家会进步。 只是这时候。 李爱国却遇到了麻烦。 前面车厢门口排起了长队,几乎拥挤不动,要是凑过去的话,也许猴年马月才能上车。 他突然抬起头,看看宿营车半开的窗子,嘿嘿一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