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许老头的身份 (第1/4页)
林西本是荒芜地带。 百年前,比利时人在此勘探出了矿藏,建立了煤矿,逐渐形成了繁华的城镇。 只不过跟一般的城镇不同,林西的街道上总是浮上一层厚厚的煤灰。 秋风吹来,街道上烟尘四起。 一个身穿旧中山装,手提帆布包的老头戴着白色面纱罩,老旧皮鞋踩着烟尘,慢步行走在街道。 这种工厂领导穿着的人,在林西大街上很常见。 林西拥有这年月紧缺的煤炭,他们这些远乡人都是办煤票批条的。 老头一路溜溜达达,眼神有些焦灼,行走速度却很慢。 时不时停下来掀起口罩抽根烟。 借着抽烟的机会,左右看看,似乎是在欣赏林西的‘美景’。 刚下学孩子成群结队在道路上奔跑; 放了工的矿工带着对象朝着大红门走去,那里是林西最大的副食商店; 几个勤俭的大娘清扫街道上的烟尘准备回去做煤烧饭. 四外八庄乃至相邻各县购买烟子的马车,从烟子池院内一直排到马路上,马车当街撅起尾巴排粪,几个马车夫正被红袖箍训斥 喧闹的街道,似乎跟往常一样平静。 老头这才放下心,整整衣领缓步走到位于矿前街的国营招待所外面,靠在了门口不远的大树上。 他抬起手腕看看梅花表,双眼紧盯招待所的大门。 待看到正班值班员下班离开,又等了两分钟,才捋下袖子盖住手表,走过去掀开棉布帘子走了进去。 刚接班的夜班大娘已经迫不及待的拿起缝衣针缝织毛衣,听到沉重的脚步声,抬起头。 看到是老头进来,她眼中闪过一丝喜悦:“许干事,搞到批条了吗?” “搞到了,明将煤炭装上车,就能回去。”老头眉毛花白,笑的时候,有点慈眉善目的感觉。 他从帆布袋里摸出一个纸包,放在桌子上:“大姐,这阵子我住在这里,没少叨扰你。” 纸包有两层,微微抖开,里面那层露出一团糕点,中间夹着一毛五分钱。 招待所值班胖婆子用肥乎乎的手,飞快将纸包揣进兜里。 她肥腻脸上的褶子几乎抻平了,充满热情笑容。 站起身捏起嗓子嗔怪道:“老许头,俺是看你年纪大,一个人跑到林西为厂子里联系煤炭不容易,才帮了你的忙。可不是贪图这点便宜。” “晓得嘞,大姐您是好心人,好心一定有好报”老许头笨拙得就像是穷乡僻壤的土老头,不出一句场面话。 这让胖婆子心生鄙视,地方来的人就是上不得台面。 胖婆子左右看看,见没有人,从抽屉里翻出一把钥匙,迅速塞进老头的手里。 “伱可千万别告诉别人。” “晓得嘞,大姐您是好心人,好心一定有好报” 许老头慌里慌张的将钥匙攥在手心里。 他正想转身离开,值班胖婆子故意卖好:“等晚上开水房的值班员下班了,我拎瓶开水,你也好泡泡脚解解乏。” “哎,谢谢大姐了。”许老头拱着手道谢。 “赶紧下去,机灵点,千万别被人瞅见了。” 许老头的老实,也让胖婆子失去了聊的兴致,坐下身继续拿起缝衣针忙活起来。 她没注意到,老许头转过身去,脸上的那股木讷劲头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眼神里透露出一种阴狠的气息,让人不敢直视。 许老头弓着身子,沿着昏暗而充满潮湿气息的走廊,走到尽头。 推开一扇破门,里面有楼通到地下。 这座楼在解放前是煤矿资本家专门为国外司员修建的。 地上三层,地下一层。 解放后被收为国有,改建成了国营招待所。 因民众忌讳地下,地下这层也就废弃了,平日里堆放一些杂物。 许老头走到左手第二间屋子前,伸开拳头,掌心里是一把老式钥匙。 钥匙捅进锁孔里,发出啪嗒的声响,他转身拉灭走廊的灯,这才进到屋子里。 关上门。 拉亮电灯。 许老头做出一副发怒的怪脸。 昏黄的光线,把嘴唇的薄弱、颊部的枯瘦和一切骨头的突出都显示得一目了然。 显得格外的恐怖。 许老头咬着牙无声的在空气中连续挥了十几下拳头,这才发xiele心中的恐惧、愤怒。 他大口喘着气,慌里慌张的冲到床前,从下面翻出一个木质的箱子。 打开箱子,翻出一把手枪塞进腰间,又将几叠钞票,几份介绍信叠好放进内衣口袋里。 许老头这才松口气。 连鞋子都没有脱,关疗斜躺在床铺上。 潮湿冰冷的空气钻进鼻孔,许老头躺在黑暗里,嘴里喃喃自语:“难道真的要抛下许超明,独自前往海外吗?” 提起许超明,许老头的心中一阵绞痛。 许老头原本是开滦36个包工大柜之一的铁索许。 手下拥有大把头一人,二岔头八人,还有一支高达五十多饶洋枪队,统管三千多名矿工。 因为会拽几句洋文,喝过几年洋墨水,跟煤矿外国员司们的关系特别好,所以柜下的矿工都能安排进煤矿里。 每年仅仅靠着那些矿工,就能挣得盆满钵满 可惜,这种好日子,随着节、葛两饶到来发生了改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