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26章 李爱国做客赵刚家 (第1/3页)
王主任听取了李爱国的建议。 南铜锣巷街道办决定组织街区内的闲散青年,成立一支帮扶队,维持售菜点现场秩序、帮助辖区内的孤寡老人购买冬储菜。 大军子和王炮两人因为在闲散青年中,威望比较高,所以被任命为正副队长。 两人抚摸着肩膀上的红袖箍,都激动得嘴角有些抖擞,眼角处泪光闪烁。 “你们以后好好干,等到了过年的时候,我会在给你们父母的信件中,把这事儿说一遍。” 王主任按照李爱国的想法,鼓励了两人。 两人觉得鼻子酸酸的,重重点头:“主任,您放心吧!” 两人似乎找到了人生的目标。 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他们发挥自身优势,带着街区那帮小青年,辅助菜店的同志,完成了街区冬储菜的销售工作。 因此几人都得到了街道办的表扬。 甘蔗两头甜。 原本闹事儿的小青年,都去维持秩序了,街区的治安也好转了不少。 王主任的工作轻松不少,为此还请李爱国和陈雪茹吃了顿饭。 李爱国在喝酒的时候,还得知今年南铜锣巷街道办,说不定能拿得到区先进单位。 “王姨,这么说,您马上就可能进步了。我在这里先恭喜你了。” 王主任笑着摆摆手:“我啊,倒没有那么大的野心,还是守着南铜锣巷这一亩三分地好了,升官什么的早就不想了。” 闻言,李爱国对王主任多出了几分钦佩。 这年月还真是有一批为民众办实事的干部啊。 家宴结束。 李爱国和陈雪茹骑上自行车回到四合院。 路上见天色没有黑,李爱国拐到机务段里,来到了调度室里。 得知2312货运列车已经返回机务段之后,又骑上自行车来到了站场上。 站场上停了十几辆火车头。 李爱国花了好大一会功夫,才找到正在跟整备车间交接车头的火车司机刘大志。 李爱国晃悠过去,散了一圈烟之后,走到火车头前。 “大志哥,这次行程还算顺利吧?” “顺当着很呐,有了你改造的那个炉膛,咱再不怕中毒了。现在行车,我完全可以交给小徒弟开了。” 刘大志清楚李爱国的来意,接过烟,转身钻上火车头。 片刻之后。 他拿着一个纸袋子下来了,递给了李爱国。 “李司机,这是我托藁城铁工厂后勤上的同志买的。” 前几天,李爱国得知2312货运列车负责帮藁城铁工厂运输一列车燃煤,便托他搞了点小玩意。 “合着多少钱?” “哎呀,咱们这关系,谈钱不就见外了吗?”刘大志连连摆手。 李爱国合计了下,取出五块钱塞进了他的口袋里面,拍拍说道:“大志哥,以后说不定还得托你捎东西,你要是不收,那可没下次了。” “这个李司机,还真过细.” 刘大志摸摸口袋,看着李爱国的背影,挠挠头。 第二天是周末。 一大早吃完饭。 李爱国将没有晒好的大白菜摊开来,然后载上陈雪茹离开了四合院。 这年月海陆空在首都有指挥部门。 由公主坟开始,经玉泉路直到西山,空军司令部、海军司令部、通信兵司令部、总后勤部、总参谋部、炮兵司令部、装甲兵司令部、工程兵司令部、铁道兵司令部等依次排开。 相应的,他们也有各自的家属院,这些家属院也各自有各自的特色。 最高的光明楼是空军大院。 新街口外大街的23号院“住户”最杂,像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武装力量监察部、防化学兵部、总参谋部管理局、总参谋部政治部.等单位的家属都搁这儿住着。 海军大院是面积最大,设施最全的一个大院,内部有七一小学、图书馆、400米跑道的标准cao场。 通信兵大院有三多:电线杆子多,电话多,女兵多,平日里外面经常有男青年守着,个个双眼放光。 最有钱的大院要数装司大院。 这年月物资匮乏,很多人家半年不知rou味儿。 可装司的人家却隔三差五能在院内的食堂里吃上炖带鱼、红烧丸子,糖醋排骨、红烧rou。 阎埠贵特别喜欢到装司大院门口转悠,因为能收到不少废纸板。 赵刚去年刚拿到了3颗星,目前在军委整治处工作,家住在总政大院。 总政大院位于鼓楼外大街,地处朝阳区、东城区、西城区交会处。 是唯一横跨京城中轴路延长线的大院,由此可见它的地位不一般。 自行车刚停靠总政大院门口。 小房子里面的卫兵就跑了出来,冲着李爱国敬了个礼。 “同志,这里不能停车。” “你是小郑吧,前不久赵首长喝醉了,是我将他送回来的,当时还是你开的门。” 李爱国记性很好,瞬间就认出这位来自大葱省的小战士。 小郑上下看看李爱国,也记起来了。 “是那个火车司机同志啊。伱今天要去赵首长家吗?” “是啊,麻烦你通报一下。”李爱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