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称帝 (第2/2页)
建的皇宫。 称帝立国之后最先做的事情当然是要封赏众臣,不出意外够得上封侯的只有少华山的那些老兄弟朱武、陈达、杨春、蒋昭、韩伯龙和许贯症时迁等少数几人。 其余的人按照战功各有封赏,都有一个满意的官职,除此之外辽国、大宋那些经过筛选的投降官员也各有安置,任用的都是历史上颇有贤名之人。 杜昱最看重的李纲、宗泽等饶职位比他们在大宋时期还要高上一些,这些人本想为大宋尽忠,但在被俘之后他亲自登门劝,并且和当初全许贯中那时一样扔给他们一套《宋史全本》让他们自己看。 两人看过史书之后心中惊骇,结合大魏皇帝所因为见不得老赵家把汉家大好江山拱手送人才被迫起兵取而代之,再回想赵佶做皇帝的时任用六贼导致下动荡苍生受苦,这才在重新思考之后选择转换门庭为大魏效力。 杜昱也确实对得起他们,尽管是降臣给的待遇规格非常高,直接就做到政事堂参知政事。 若按大宋的官制已经是宰相的待遇,但在大魏由于体系不同,他们的官职称谓不同,实际上已经成了执政团的重要成员。 两人自然十分满意,虽他们不在意官职大更在意能为下百姓做些什么但谁嫌官大呢。
事实上两个人在接触到大魏新法之后,心中非常高兴,从律法和政令上能看得出杜昱是真正对百姓有所关心的人,而不是历史上其他嘴上的好,实际一毛不能少的皇帝。 奉上百官之后,杜昱再次宣布一件大事,那就是在幽州外的一处风水宝地修建英灵殿,祭奠那些为大魏付出鲜血与生命的军兵。日后为大魏做出卓越贡献的有功之臣都有资格进入文武殿,享受国家级的供奉。 杜昱如此做可以收买人心,但在很大程度上他是真心想纪念那些英雄。 仪式和其他流程完毕,他便在皇宫内外大摆筵席进行庆祝。 得到好处的不止是大魏的军兵和官员,还有治下的百姓,席间这货喝的有点多在兴奋之余随口出免除下百姓两年捐税。 李纲、宗泽等人听到之后,顺风一捧把这货架了上去,当场颁下一道圣旨将事情定下。 杜昱其实并不在乎大魏百姓的那些税,治下的领土资源丰富,他想要什么没有,顶多耗费一点时间进行开发罢了。 实际上他已经在港综世界筹划此事,荃湾这片工业区里失业的工人,破产的创业者有的是,技术人才也从来不缺。 而且在港综世界的港岛,闲着的时候喜欢搏上几次的人从来都不会少,因此欠债的不在少数。 他穿越之前大d的手里就有不少欠条,按照港综世界那种利滚利的算法那些人怕是下辈子也还不上钱。 杜昱并不用他们还钱,只要付出一点的代价,让他们来水浒世界帮自己建工厂修电站即可。 今后想要回到港综世界怕是不大可能,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或许对那些人来为大魏做事还是一件改变命阅好事呢。 若不是现在警署那边盯得紧,杜昱早就开始行动,碍于形势他不得不推迟但第一批人选已经筛了出来。 称帝之后,杜昱很是在水浒世界待了一段时间,别问问就是坐皇帝有瘾。 其中瘾最大的当属开拓后宫,目标人选自然是赵佶的那些帝姬,当然他也不会将年龄太的纳入宫中,现代时空接受的教育不允许他这么做。 别看他在后宫里嗨皮,但大魏立国的消息已经扩散了出去,周边的西夏等国面对一个突然崛起的庞然大物担忧不已。 尤其是已经被大魏军队打残的金国余部、逃到苏杭重新称帝的大宋官家赵佶等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