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癌细胞 (第2/2页)
,最后形成混合无序的团状结构,这些团状结构会破坏原来的魔法灵光组织架构,造成魔力管道增生和组织粘连,形成癌症病灶。癌状灵光还会扩散到其他组织架构当中,具有侵蚀性。 少年法师小心地切了一块羊肝下来,做了一个简单的测试,然后扫了一眼仪器检查出来的数值,迅速地利用自己的八核超算计算了一番。虽然验证得比较浅,也比较粗糙,但他还是得到了一个自己预测的结果,自己的想法多半是正确的。 亚历山大的对生物研究的分理机制,多少还是懂一些的,所以他的研究就与凯瑟琳大不一样。虽然使用的是相同的设备,但专注的方向并非是魔法,而是生物的分子机制,运用了多种与氮空位探针类似的强大魔法进行扫描与探测,得到了不少有用的东西。 亚历山大思考着咬咬牙,直接使用了α-399型纳米机械,也就是维罗妮卡病毒…… 与黑山羊血rou接触了一下,瞬间就感觉大脑晕了一下,他马上疯狂的消耗神术来补充。 在圣光与银焰之下,他渐渐地好转过来了。 “呼~~” “没什么问题!” 他马上查看起反馈过来的信息,了解了黑山羊肝和维罗妮卡病毒的分子级别反应和发展。 病毒与癌细胞的差异是很大的,癌症是细胞的无限复制,是越来越多的细胞侵占了正常细胞的空间,破坏了器官结构。病毒是病毒自身的复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两者对细胞的影响是完全相反的,利用这一完全相反的特性,让病毒感染癌细胞,可以使癌细胞死亡,这就是病毒溶瘤法。 亚历山大就是利用了这一机制。维罗妮卡病毒本质上是纳米机械,可以渗透进黑山羊肝这种特殊的肝癌细胞的组织结构当中,从分子层级探索黑山羊肝癌细胞异变的过程、情况,对黑山羊肝具有很高的研究意义。
凯瑟琳说有很多实验室做相关的研究,他们的最终目的就是了解黑山羊肝污染畸变的机制。 “现在了解的内容,已经是很多实验室,花费大量的人员、大量的精力,一直努力的研究,却没有能得到的结果?”对比凯瑟琳给自己的资料,亚历山大不禁摇头,“他们研究错了方向,黑山羊的肝细胞应该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细胞,自然界中不可能有。” α-399型纳米机械本质是一种病毒,微观尺度远小于癌症细胞,因此并不怕黑山羊人工细胞,不过,这一次接触会出现晕眩,还是让亚历山大吓了一大跳,看来黑山羊细胞的秘密还在他想像之上,并不是那么简单。 但是微小的纳米机械终究还是进入了黑山羊细胞之内与它的周边环境,观察到了黑山羊细胞与周边环境,主要是魔网的交互。 数次研究之后,亚历山大就确信了一件事,黑山羊细胞确实是如自己猜测的那样是一种人工细胞,和他所知道的各种细胞完全不同;其次,他发现黑山羊细胞肯定是一种类干细胞,很可能就是癌细胞。 癌细胞是一种变异的细胞,是产生癌症的病源,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不同,有无限生长、转化和转移三大特点,也因此难以消灭。但癌细胞其实是由“叛变”的正常细胞衍生而来,经过很多年才长成肿瘤。在细胞分化过程中“叛变”细胞脱离正轨,自行设定增殖速度,累积到10亿个以上我们才会察觉。癌细胞的增殖速度用倍增时间计算,1个变2个,2个变4个,以此类推。而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癌细胞的端粒与众不同。 端粒是存在于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和蛋白质的复合体。端粒的作用是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和控制细胞分裂周期。当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也被复制,随着细胞分裂和染色体复制,端粒就会变得更短一些。当端粒变得足够短时,在体细胞中,当达到一定分裂极限时,会产生细胞周期抑制蛋白,并终止细胞周期。但这种情况在癌细胞中是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况,端粒也存在于癌细胞中。但却不会随着癌细胞的分裂而变短。这是因为癌细胞中的端粒酶已被激活。端粒酶是基本的核蛋白逆转录酶,可将端粒DNA加至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把DNA复制损失的端粒填补起来,可以让端粒不会因细胞分裂而有所损耗,使得细胞分裂的次数增加。在癌细胞中,每次细胞分裂时,端粒酶都会通过一系列的过程补充缩短的端粒DNA,并将其恢复到原始长度。所以,癌细胞就获得了无限增殖的超能力。 黑山羊细胞就是这样,无限分裂、永不停止,只不过不同的细胞,增殖的速度会有些不同。与亚历山大以前所知道的机制有一些不太一样,黑山羊人工细胞会利用一种核蛋白和一种酶,互相交互,形成反馈回路,助长黑山羊细胞的无限分裂。 这是因为一种名为c-Myc的核蛋白可摆脱细胞内的控制机制,促使癌细胞分裂。这种蛋白可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合成这种蛋白的基因本应在造血、胚胎发育等情况下“工作”,在不需要时受细胞抑制而“休息”。但是,在黑山羊细胞中,这种核蛋白却摆脱抑制、放肆表达,甚至扮演了“制造者”的角色。 高度聚集的c-Myc蛋白可激活一种抑制细胞衰老和死亡的酶SIRT1,而这种酶又可反作用于c-Myc蛋白,如此形成一个回路,令c-Myc蛋白和SIRT1酶越来越多,最终促使癌细胞无限分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