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三章 服务至上 (第2/6页)
兴文哈哈笑道。 赵天白见李兴文去意已决,也就没再留他。 原本他还想趁这个机会,跟李兴文好好吃一顿饭。 现在看来,只能等下一次机会了。 在京城呆了一个星期左右,李兴文总算是回到了凌水镇。 李兴文出了机场后,李兴武已经开着车在门口等着他了。 自从李兴文买了车之后,李兴武就在考驾照了。 李兴文去京城之前,李兴武已经顺利的拿到了驾照。 有了驾照的李兴武,这次也是直接开车前来接弟弟。 “哥,你的技术行不行的呀?”李兴文笑着问道。 李兴武哈哈一笑,“你放心好了,绝对没有问题。” 回去的路上,李兴武开的还是很稳的。 这可把后面的刘新民给馋坏了,开车的样子可太帅了。 “李哥,我也去考个驾照,以后给你当司机怎么样?”刘新民突然问道。 李兴文哈哈一笑,“你可是我们厂里保安部的部长,你来开车谁来管保安啊?” 听到李兴文这样说,刘新民一脸的失望。 开车固然重要,可这个职位对刘新民来说更加的重要。 看到刘新民这一脸失望的样子,李兴文说:“等明年赚了钱,一人给你们配一部车。” “真的吗?”刘新民喜出望外道。 李兴文点了点头,“以后有车大家办事都方便一些。” “李哥,我听说人家国企都是处级以上的干部才会配车!”刘新民激动道。 李兴文毫不在意道:“现在大部分的国企,以后都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民营会显得更加重要。” 听到这话,车上的李兴武和刘新民都愣住了。 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李兴文敢这样说。 要知道现在的国企,那可是华夏经济的主体。 至于民营企业的话,毫不夸张的说就是后娘养的。 现在国家的很多经济政策,只是针对国企而言。 民营企业的话,根本就没有资格去享受这些经济政策。 再加上如今依旧存在的市场经济,民营经济想要发展就显得更加困难了。 “李哥,你这话说的是不是有点夸张了?”刘新民一脸的不敢相信。 在他看来,李兴文之所以敢说这样的话,无非就是因为飞龙牌发展的好。 可是说到底,飞龙牌并不能代表所有的民营企业。 现在大部分的民营企业,是无法跟国企相比的。 民营企业想要成为主流的话,那得通过国策改变才行。 单靠个人想改变这种情况,是不太现实的。 李兴武说:“我觉得未来二十年,国企的地位不会动摇。” 对于李兴武的这个观点,李兴文并没有直接反驳。 “那我问问你们,从山大概有多少个国企?”李兴文笑着问道。 刘新民想了一下,随后回答道:“怎么也要上百个吧。” “那我再问你,这里面能够赚钱的有几家?” 一个问题,彻底把李兴武和刘新民给问住了。 原因很简单,赚钱的国企真的太少了。 自从飞龙牌发展起来后,李兴武和刘新民没少跟国企打交道。 这些国企当中,没有一家是赚钱的,全部在亏本经营,十分的惨淡。 就拿食品厂来说,没有李兴文出手帮忙的话,恐怕早就已经倒下了。 这些厂子顶着国企的名头,发展却令人堪忧。 没有国家的扶持,根本就支撑不了这么久。 李兴文见两人没有说话,这才开口。 “国企这样的企业制度,已经不适应现在的经济环境了,迟早是要被淘汰的。” 李兴武和刘新民继续沉默,他们不愿意相信这样的事情。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心里觉得李兴文说的很有道理。 李兴文总结道:“现如今的国企大部分都是要被淘汰的,只有那些能够做出改变的国企,才能生存到最后,而且他们大概率会成为行业的龙头。” 其实李兴文完全可以说,这些做出改变的国企,肯定会成为行业的龙头。 有国家的正常扶持在,想不成功真的很难。 对于国企发展趋势,李兴文作为一个重生者,自然是十分清楚的。 这一番言论对于李兴武二人而言,不亚于晨钟暮鼓。 现在一说到国企,大家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好福利,铁饭碗。 国企的好已经形成了一种观念,是大家公认的一个事实。 李兴文现在推翻了这个结论,自然是让李兴武两人无法接受的。 “兴文,你说的这个真的会实现了?”李兴武忍不住问道。 李兴文挥了挥手,“你们也不要着急,再过一,两年就能看到结果了。” 车上因为这个话题,顿时就沉默了起来。 李兴文现在说的东西,关乎到整个华夏的经济支柱。 李兴武和刘新民两人,受到的震撼那是相当大的。 沉默一路,李兴武先把李兴文送回了家里。 到了后,李兴武便直接下车了。 李兴文笑道:“现在刚好吃饭,你们直接去我家吃饭。” “好。”李兴武也没有拒绝。 至于刘新民的话,自然是不会答应的。 “李哥,我还有点事,就先走了。” 李兴武是李兴文的哥哥,吃个饭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他就是一个 打工的,还是少去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