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90当首富_第三百零三章 行业标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三章 行业标准 (第1/6页)

    ,重回1990当首富

    八点半,李兴文准时出现在鸭脖店门口,手里还拿着一把小剪刀。

    至于李兴武和王成海,一左一右拉着红色丝绸。

    看到李兴文出现,店铺门前顿时响起了一阵阵的议论声。

    “他就是李兴文啊!看起来好年轻。”

    “别看人家年轻,现在已经是大老板了。”

    “他现在能不能说是从山首富了?”

    “我觉得没啥问题,这辣条一天能卖十几万包吧?”

    “何止十几万呀!人家那都是一车一车往外拉的。”

    “那你说能卖多少?”

    “肯定超过十几万!最少三十万一天!”

    只能说众人对于飞龙的销量,多少有误解。

    早在去年,飞龙的日销量就要突破百万了。

    现在的话,两百万也不在话下了。

    众人议论之间,李兴文拿起剪刀,把红色丝带给剪断了。

    随后,店员们便开始放起了鞭炮。

    噼里啪啦的声音中,飞龙鸭脖的第一家门店,正式开业了。

    第一天营业,飞龙牌鸭脖店推出了八折优惠。

    同时,还开启了抽奖活动,只要消费过五十的,就能抽一次奖。

    奖品的内容很简单,基本上都的为了促进销量的。

    什么五折,六折,买二送一等,吸引了不少的消费者。

    消费者看到门店开业了,便全部围了上去。

    店员们赶紧出来维护秩序,让消费者们排队购买。

    飞龙鸭脖卖的产品,跟前世的煌上煌没有多大区别。

    鸭脖,鸭翅,鸭架,鸭舌等等,基本上鸭子上的所有部位都能在这里看到。

    价格方面的话,基本上都在一,二十块钱一斤。

    这个价格对比鸭rou来说,肯定是贵的。

    不过从份量来说,完全可以理解。

    一只鸭只能生产出一条鸭脖,两个鸭翅,一根鸭舌。

    东西少,价格自然贵。

    再加上独门的配方,这价格放在现在也算合理。

    消费者们看到这个价格后,觉得有点贵了。

    店员们经过培训,一眼就看出了消费者的顾虑。

    “大姐,这东西特别好吃,这个鸭舌一只鸭才一个,加上今天打八折,你买了肯定不吃亏的。”

    店员们这么一说,消费怎么也就心动了。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排在前面总不能什么都不买。

    最后,第一位消费者买了一点鸭舌和鸭脖。

    鸭舌稀少,味道肯定不错。

    至于鸭脖的话,这可是招牌,味道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其他的东西,以后可以慢慢来尝试。

    “味道怎么样?”后面排队的人问道。

    第一位顾客说:“我还没吃呢!”

    “你快尝一下,看看味道是不是真的有他们说的那么好。”其他人好奇道。

    第一位顾客此时也很好奇,这东西到底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好吃。

    在众人的注视中,顾客直接套上一次性手套,拿出了一块鸭脖。

    顾客咬了一口后,眼睛微微一亮。

    这个味道,还是相当不错的。

    不知不觉中,顾客就把一块鸭脖吃完了。

    这个时候,顾客发出了嘶嘶的声音,这个鸭脖有点辣。

    饶是如此,顾客却是毫不犹豫的拿起了第二块鸭脖。

    这个东西,吃了好像会上瘾一样。

    剩下的人一看这情况,当下也就没再说什么。

    他们现在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尽快买到鸭脖,尝尝这到底是什么味道。

    没多久,店门前的顾客是越来越多。

    李兴文剪完彩后,并没有急着离开。

    他和李兴武坐在车上,正在观察着对面店铺的生意。

    “生意还不错。”李兴武松了一口气。

    最近这一段时间,李兴武的精力全部在鸭脖身上。

    现在成绩出来了,他感觉身上的压力小了很多。

    李兴文微微一笑,“只是一个小门店,这点成绩还不够看。”

    “你想要什么成绩?”李兴武好奇道。

    李兴文微微一笑,“起码也得跟辣条一样,才算是稍微够看。”

    这一句话,直接就把李兴武给噎住。

    只能说,李兴文是真的敢想。

    关于鸭脖店,李兴文知道短时间是赚不了什么大钱的。

    想要赚大钱,那得等直营店全部铺展开来才有可能。

    现在的话,无非就是养一个项目,提前铺路而已。

    这个路一铺,可能就是好几年的时间。

    唯一的好处,就是提前做这个生意,没有什么竞争对手。

    只要不出什么大问题,以后绝对能赚钱。

    李兴文现在最关注的,还是辣条的推广和vcd的研发。

    现在的辣条,全国的市场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不断挖掘市场,不断提升名气。

    对于辣条今年的目标,李兴文的要求很简单,那就是日销突破三百万。

    只要全国市场不出什么问题,这个要求还是能够达到的。

    商业场上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李兴文也不敢打保票。

    李兴文知道这些担心是多余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掌握好飞龙牌发展的方向。

    两兄弟回到厂里后,便各自去忙自己的事了。

    李兴文刚坐下,桌上的电话便响了起来。

    电话是周宏义打来,主要是汇报一下最近的销量情况。

    飞轮牌的销量还在持续的增长,一点下降的趋势都看不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