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90当首富_第三百三十七章 意外之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七章 意外之喜 (第3/6页)

,你这是看不起我们长城的产品啊!”沈天福冷冷道。

    热脸贴冷屁股的事情,沈天福不会去做。

    李兴文这么一个态度,他现在自然不会客气。

    “我又不是你们这行的,对你们的产品自然没有什么兴趣。”李兴文说。

    沈天福直接站了起来,“魏总,要不你跟我去其他地方谈一下?”

    “算了。”魏明志摇了摇头,“我在这里坐一会儿。”

    愤怒的沈天福,冷哼了一声,随后就离开了。

    在这个酒会,还没有人敢这么对他。

    对方要不是李兴文的话,沈天福绝对不会像现在这么客气。

    “李总,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陷阱?”魏明志忍不住问道。

    李兴文摇了摇头,“你只要记住一件事情,不要跟沈天福走得太近。”

    魏明志赶紧点头,把李兴文这句话牢牢的记在了心里。

    就在这个时候,正主总算是出场了。

    潘龙今年六十多,看起来十分的精神,一点都不老态。

    面对这么多人,潘龙脸上一直带着笑容。

    看着潘龙长袖善舞的样子,李兴文心里却有点可惜。

    这样的一个人物,最好还是因为企业产权,什么都没有得到。

    李兴文在想这事的实话,潘龙正在各种打招呼。

    潘龙这次把这么多人叫来,就是想提供一个合作的平台。

    现如今华夏的民营企业,数量是越来越多,规模也在慢慢的扩大。

    潘龙希望借助这次机会,能够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共同快速发展。

    对于这一种事情,李兴文自然没有什么兴趣。

    辣条和VCD两款产品,那都是行业第一的存在。

    有了这个成绩,李兴文根本就没有必要跟人家合作。

    今天之所以来这里,主要还是看看现如今的商业大佬。

    尤其是史玉龙,李兴文想当面跟他聊一聊。

    李兴文寻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史玉龙的身影。

    “史玉龙没有来吗?”李兴文低声问道。

    魏明志环视一圈,“好像是没有看到他。”

    两人对话间,潘龙已经把他的话说完了。

    在众人的注视下,潘龙直接走到了李兴文的身边。

    “这位就是李兴文李总吧?”潘龙笑着问道。

    李兴文站起来点了点头,“你好潘总,我就是。”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我们能单独聊一会吗?”潘龙笑着说道。

    李兴文没有拒绝,跟着潘龙来到了包间。

    来到包间后,潘龙笑着请李兴文坐下。

    李兴文此时很好奇,潘龙找他到底想谈什么。

    “李总,很高兴今天能够见到你。”潘龙率先开口道。

    李兴文微微一笑,“潘总,您现在全国闻名,我同样很庆幸能够见您一面。”

    面对潘龙,李兴文的姿态还是放的很低的。

    听到李兴文这样说,潘龙笑着摆了摆手。

    “那都是领导厚爱,算不得什么。”

    这样的话,李兴文自然不会当真。

    随后,两个人便闲聊了起来。

    潘龙认为李兴文年轻,肯定会率先发问。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李兴文十分沉得住气,压根就没问他到底有什么事情。

    眼看聊了半天,一直没有进入正题,潘龙有点着急了。

    “李总,今天我找你来是想跟你谈一个合作。”潘龙认真道。

    李兴文好奇道:“潘总,你是做电器的,我是做食品的,好像没有什么合作的空间吧?”

    “李总说笑了。”潘龙回答道,“我们可以各自出资,建立一个新公司。”

    听到潘龙这样说,李兴文立马明白了过来。

    顺德冰箱厂之所以能够发展的这么好,潘龙有着很大的功劳。

    尤其是领导巡查之后,潘龙的名声到达了顶峰。

    在这样的情况下,潘龙还有着不少的担心。

    其中两个方面,一直都在限制着潘龙。

    第一个是潘龙的年纪,他今年已经六十了。

    按照惯例来说,这已经是一个退休的年纪了。

    在潘龙看来,他觉得还没到他退下来的时候。

    原因很简单,顺德冰箱厂现在离不开他。

    如果说年龄是一个敏感话题,那么还有一个原因,一直让潘龙耿耿于怀。

    潘龙所在的顺德冰箱厂,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国企。

    顺德冰箱厂是由潘龙发展起来的,产权却属于当地镇政府。

    九十年代,很多企业基本上都是这个样子。

    潘龙现在的处境十分的典型,顺德冰箱厂日渐壮大,经营团队却没有任何的股权。

    《仙木奇缘》

    对于这件事情,潘龙已经提过很多次,希望镇政府能够给予考虑。

    每次给予的答复,都是含糊其辞,明显就是在推脱。

    还有一件让潘龙更头疼的事情,同样是有产权问题带来的。

    由于冰箱品牌所有权归镇政府所有,一些镇属企业便趁机用这个牌子生产其他冰箱。

    如果说冰箱质量没有问题,这倒不是什么大事。

    关键是这些企业生产出来的冰箱,严重的干扰和影响了冰箱厂的信誉。

    这样的问题不尽快解决,会为冰箱厂埋下很大的隐患。

    镇政府的推脱,让潘龙对此越来越不满。

    历史上,潘龙在九四年决定另辟蹊径。

    他把眼下的企业变身成一个集团,开发其他的产品。

    新开发出来的品牌归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