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三章 论文 (第6/6页)
轰动,至于国外的话,那是一点反应都没有。 现如今芯片最先进的技术,都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上。 对于倪星南的论文,他们自然没有什么兴趣。 在他们看来,倪星南的这篇论文,根本就不会有什么亮眼的观点。 发表的当天,很多人第一时间看到了这篇论文。 看到论文的标题,他们都被吓了一跳。 《湿式光刻法的可能性》。 光是这一个标题,足以引起诸多的争论。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倪星南会在这个时候发表这么一篇论文。 关于芯片的最先进技术,基本上都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上。 尤其是光刻技术,可以说是制作芯片的重中之重。 在此之前,干式光刻法是全世界公认最好的技术。 在这个技术上面,所有的企业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只要能够有所突破,就能在芯片市场上分得一杯羹。 至于其他办法的话,并不是没有人想过。 只是这些办法,要不就是难度过大,要不就是方向错了。 折腾了一段时间后,大家最后还是把注意力放回到了干式光刻法上。 不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只要他们能够掌握最先进的干式光刻法,基本上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至于新技术的话,大部分只是一个理论而已。 想要彻底实现的话,这里面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的。 光是这一点,就让芯片企业对于这些新光刻技术,一点兴趣都没有。 国内的相关专家看到这篇论文后,都皱起了眉头。 原因很简单,他们并不看好倪星南。 倪星南提出的这篇论文,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 距离实现的话,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关于这个方法,倪星南已经研究了一段时间。 最近得出来的结论,倪星南并没有写在这片论文上。 这片论文只是为了抛砖引玉,可不是为了名气。 倪星南现在需要的是技术人员,只需要一个噱头就够了。 湿式光刻法这个噱头,肯定能够吸引到不少的相关人才。 李兴文猜的没有错,这篇文章在华夏大地,立马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在如今的华夏,有不少人投身于这个行业。 他们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想让华夏的这项事业,能够追赶上国际潮流。 令他们无奈的是,他们自身的力量实在是太小了。 现在倪星南突然发表这么一篇文章,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如果这个湿式光刻法真的能够实现,那么华夏在芯片领域方面的成就,肯定能够一举超越其他国家。 想到这里,这些科研人员心里十分的激动。 在此之前,他们一直缺少一个领军人物。 倪星南的出现,让他们觉得这是一个最佳时机。 随着这篇论文的发表,国内对于它的讨论越来越多。 三天的时间不到,整个华夏的相关领域,都已经知道了这篇论文。 此时这一篇论文,正在慢慢的向国外传播。 一个星期后,远在日不落的张京华,看到了倪星南的这篇论文。 看完之后,张京华一脸的激动。 从这篇论文来看,湿式光刻法确实是一个非常有可能成功的方向。 张京华没有想到,国内关于芯片方面,竟然还有这样的人物。 想了一下,张京华立马做了一个决定,一个人所有人大跌眼镜的决定。 他要回国,建立起属于华夏的华夏芯。 没有任何犹豫,张京华第二天就去公司辞工。 三天后,张京华便出现在了深城机场。 看着这一片熟悉的土地,张京华神色十分的感慨。 他自幼在台省长大,后来外出留学。 说起来,华夏这个地方他真的多年未曾踏入了。 现在重新回到故土,心里自然是感慨万千。 回来之后的张京华,直接来到了倪星南所在的研发所。 此时的倪星南,正在接待前来参观的科研人员。 他们在看到倪星南的论文,立马就过来了。 这些科研人员来这里,主要是打 探一下情况。 倪星南真有正确的科研方向,他们非常愿意留下来。 关于这件事情,倪星南并没有多说些什么。 李兴文之前跟他说的很清楚,只有确定要留下来的人,才能跟他们透露这个技术。 爱阅书香 对于这些人的到来,倪星南自然是十分欢迎。 就在倪星南高兴的时候,曹明旭突然跑了进来。 “倪老,外面有一个叫张京华的想见你。” 听到这个名字,倪星南眉头微微一皱。 国内芯片行业,好像没有这么一个人。 “对方什么来头?”倪星南不敢怠慢,一边往外走一边问道。 曹明旭说:“对方说是从国外回来的,之前在德州仪器工作。” 听到这个回答,倪星南眼中精光一闪。 “真的吗?”倪星南激动道。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绝对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没想到论文刚一发表,就能够吸引海外科研人员的关注。 要知道德州仪器这家公司,在芯片方面是有不小的成就。 李京华从这个地方出来,那身上肯定是有技术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