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跨国投资 (第5/6页)
对于这件事情,李兴文十分的关注。
在知道李兴文的态度后,王明明自然是不敢耽误。 来到港台之后,王明明认为这件事情多少有点难办。 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根本就没有人在乎什么版权。 港台那边的电影公司,高高兴兴的就把版权低价卖给了王明明。 将近一百多部的电影版权,王明明才花了五百万不到。 不仅如此,那些音乐公司听到有人买版权,全部找到了王明明。 王明明问过李兴文之后,一口气又买了几百首歌的版权。 如此一来的话,飞龙dvd碟片的内容就十分的充实了。 接下来王明明要做的,就是大量生产碟片。 对于飞龙光碟的要求,李兴文只有一个。 那就是在质量和内容方面,一定要超越市面上的盗版产品。 只有这样,才能打响飞龙光碟的名声。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增加消费者购买vcd和dvd的欲望。 之前的vcd和dvd,能够使用的光碟并不多。 现在有这么多电影和歌曲在,绝对能够吸引到很多消费者。 这对于dvd的销量而言,绝对是有好处的。 况且飞龙光碟有质保,消费者可以放心的购买。 至于价格方面的话,李兴文绝对采取跟盗版一样的价格。 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打击盗版。 反正光碟这个东西,成本本来就不高。 价格低一点,无非就是利润低一点。 这样的产品追求的是薄利多销,没有必要把价格定的太高。 光碟卖的越多,就代表dvd这款产品卖的更好。 王明明汇报完之后,李兴文夸奖了他一番。 对于李兴文的这一番夸奖,王明明心里十分的高兴。 有了李兴文这番夸奖以后,他在公司的地位就稳了。 “光碟工厂就交给你了,不要让我失望。”李兴文说。 王明明立马道:“李总你放心,我肯定会把光碟工厂做好的。” “光碟工厂之前注册了一个公司,我给你百分之十的股份。”李兴文说。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考验,王明明在李兴文这里已经完全合格了。 王明明的能力和忠心,都已经得到了证明。 李兴文现在给他足够的好处,他肯定能够把光碟工厂办好。 这对于王明明来说,绝对是一个意外之喜。 在此之前,王明明知道他就是一个打工仔。 李兴文给他的这一份工作,让王明明十分的满意。 王明明之前做盗版,确实让他赚了不少钱。 可是王明明清楚的知道,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说到底,盗版都是违法乱纪的行为。 以后真要清查起来,王明明肯定逃不掉。 现在能够摆脱这么一个身份来飞龙上班,对他来说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王明明甚至已经想明白了,以后就老老实实在飞龙上班。 李兴文给他的薪资,足够让他潇洒下辈子了。 王明明没有想到的是,李兴文给他的不仅仅是这么一份工资。 光碟工厂的股份,这代表着未来的财富,同样代表李兴文对他的信任。 王明明十分的激动,李兴文对他太信任了。 “老板,我绝对不会辜负你的信任。” 李兴文挥了挥手,示意王明明去忙。 王明明带着一脸的感动,离开了办公室。 看到王明明这个样子,沈初柔一脸的不理解。 刚才王明明进去的时候,表现的十分平静。 不知道老板跟他讲了什么,让他变得这么激动。 沈初柔上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段时间她看到了很多的东西。 尤其是飞龙所有人对李兴文的态度,让她无法理解。 李兴文如此年轻,为什么能够镇住这么多的人? 手底下的人,对李兴文都是十分的敬佩。 这一点,才是沈初柔无法理解的。 对于李兴文的了解,沈初柔都是从报纸上得知的。 在沈初柔看来,这绝对是报纸过度宣传了的。 现在看来,她的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 沈初柔看了一眼办公室,李兴文正在看报纸。 “李总,真的有这么厉害吗?”沈初柔心里想到。 沈初柔在想什么,李兴文并不清楚,他正看着报纸。 李兴文每一天,最少要拿出半个小时出来看报纸。 这对于李兴文而言,已经是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了。 在报纸上面,可以获得很多的信息。 “近期科达公司,赞助了在魔都举行的第一届东亚运动会。” 看到这一个消息,李兴文脸上有了一丝兴趣。 现如今科达在胶卷这个行业,实力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科达之所以这么做,完全就是为来华夏投资做好铺垫。 九三年,可以看成跨国公司在华夏大规模投资的开始之年。 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面,有很多跨国公司把目光放在了华夏身上。 原因很简单,华夏的市场实在是太大了。 华夏这么多的人,带来的市场自然是不用多说。 跨国公司在今天的投资有多厉害,从一组数据就能看出来。 一九七九年到两千年,华夏累计吸引外资三千多亿米国币。 在这三千多亿米国币当种,大部分都是在九二年以后发生的。 九三年年底,外资投资达到了一千多亿米国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