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90当首富_第四百一十章 惠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章 惠城 (第2/6页)

兴文吩咐道。

    在签合同之前,有一个记者提问环节。

    沈初柔必须在这一段时间内,好好的看一下这份合同。

    做好了以这一步,接下来的事情才好做。

    当然,真正的合同不可能是今天签。

    相关的细节和条例,都是需要细细打磨的。

    今天把这个意向定下来,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做了。

    对于李兴文这个做法,上官英华自然是没有意见的。

    之前苏白莲做的事情,已经让李兴文对他们没有信任了。

    如果不给李兴文一个保证的话,接下来的合作就难说了。

    “李总,没有问题的话,我们就进入记者提问环节了。”上官英华询问道。

    李兴文点了点头,“直接开始吧。”

    上官英华微微点头,随后便站了起来。

    “各位媒体朋友好,今天是深城邮电局和飞龙合作的日子,欢迎各位前来。”

    上官英华这一句话,立马就引起了一阵议论声。

    经过了这么久,这件事情总算是定了下来。

    上官英华继续道:“首先我要感谢李总,今天能够亲自到场,足以证明他对于这场合作的诚意。”

    说完之后,上官英华便带头鼓掌。

    邮电局的工作人员见此,赶紧跟着鼓起掌来。

    过了一会儿,掌声这才停下来。

    此时媒体的记者,已经有点迫不及待了。

    他们现在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想让李兴文尽快回答他们的问题。

    上官英华知道再浪费时间的话,可能会引起这些媒体的不满了。

    “接下来,大家有什么问题尽管提。”

    话音刚落,立马就有人举手。

    上官英华微微一笑,“李总,我相信他们的问题都是冲着您来的,不如就由你来挑选吧。”

    “好。”李兴文回答完后,随手指了前面一个记者,“你有什么问题?”

    记者连忙站起来,“李总,行业都说您的眼光很毒辣,这次跟邮电局合作,是看好这个行业的未来吗?”

    对于这个问题,李兴文早就准备好了答案。

    “这是自然。”李兴文回答道,“邮电局现在之所以不盈利,只是没有找到好的办法,只要找到了办法,这个行业的未来是可期的。”

    李兴文的这个回答,让在场响起了一阵议论。

    上官英华听到这个回答,脸上全是笑容。

    李兴文这样说,那真的是在给他们面子。

    邮电局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上官英华现在不知道。

    他唯一知道的,那就是以前的邮电局,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

    不管他们用了什么办法,都无法让邮电局盈利。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对邮电局失去了信心。

    现在李兴文这么说,那算是给足上官英华面子了。

    台下的媒体不是傻子,他们自然知道这话的意思。

    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不会揭穿。

    真要揭穿了的话,对他们没有什么好处。

    李兴文回答完后,剩下的人便立马举起了手。

    这一次,李兴文挑了靠后面的一位记者。

    “李总,方便透露一下你们双方之间的合作条件吗?”记者问道。

    对于这么一个问题,剩下的人立马全部竖起了耳朵。

    这件事情在宣传方面,已经进行有一段时间了。

    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合作条件,现在知道的人还真不多。

    今天有这么一个机会,记者们自然是要搞清楚的。

    李兴文微微一笑,随后开口道:“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还是让上官局长来回答比较好。”

    上官英华微笑着站了起来,他心里很感谢李兴文给他这个机会。

    这样一来的话,对于上官英华接下来是有很多好处的。

    起码上级在看到后,会对上官英华十分的放心。

    李兴文和上官英华能够这样和谐,自然是上面非常想看到的场面。

    “大家都很关心这次合作,那我就来说一下双方之间的合作条件。

    飞龙两亿的资金,换取深城邮电局百分之三十的股份。

    同时,深城邮电局的人事权和经营权,全部归属于李兴文。”

    在这份合同当中,重中之重就是这两个条件。

    至于其他的细节,上官英华觉得没有必要多讲。

    大家最关心的,恐怕只有这两个东西。

    听到这个合作条件后,在场的议论声顿时就响了起来。

    两亿资金换百分之三十的股份,这绝对是一笔大生意了。

    众人惊讶的是,双方似乎对这个合作都非常满意。

    李兴文一口气拿出两亿,这绝对一不是一笔小数目。

    现如今的华夏,两亿资金真的能做很多事情了。

    李兴文把这笔钱投在通讯事业上,让很多人觉得不划算。

    主要还是通讯这个行业,现在根本就不怎么赚钱。

    就算李兴文再怎么厉害,众人对这件事情都不看好。

    原因很简单,整个通讯事业现在在华夏,根本就没有发展起来。

    很多先进的技术,都掌握在外国手上。

    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通讯行业前期的投入,成为一个无底洞。

    想要快速发展通讯行业,就必须保证通讯范围足够广。

    作为这样的基础建设,是最为花钱的。

    还有一点,那就是华夏实在是太大。

    就算是一个深城,它覆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