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90当首富_第四百三十八章 未来何去何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八章 未来何去何从 (第2/4页)

论的必要性了。

    他们要做的,就是按照李兴文制定好的方向,好好的发展飞龙。

    华夏的消费者没有想到的,娃哈哈这边才消停一会儿,三株便上台了。

    三株用来打开市场的方式,跟娃哈哈的不一样。

    娃哈哈是用天价配方,三株是采取地毯式的广告轰炸方式。

    在三株的宣传口号中,其中两句尤为吸引人注意。

    “三株争当华夏第一纳税人”,外加一句“振兴民族工业”。尤其是前面那个口号,很响亮而吸引人。

    看到的人都以为,这是一家多么庞大的公司。

    其实现如今的三株,只有三十万的注册资本。

    要说三株最成功的策略,那就是农村包围城市。

    这要是其他企业的话,首要发展地点肯定是放在城市。

    三株却反其道而行之,把公司的重点放在了农村。

    大部分企业之所以不重视农村市场,那是因为农村市场有居多的局限性。

    农村市场存在销售渠道不完善性,商业信用低下等劣势。

    在此之前,几乎所有华夏经销商品的企业,都会将中心城市视为销售的重点。

    至于农村市场的话,很多人都是束手无策,只能浅尝辄止。

    在这一方面,三株可以说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他们精心设计了农村市场的四级营销体系,分别是地级子公司,县级办事处,乡镇宣传站,村级宣传员。

    这么一种模式,采取层层渗透的方式,保证三株口服液得以广泛铺货。

    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利用了低廉的人力成本优势,开展人海战略。

    三株一口气聘用了数十万大学生,下放到农村各地的办事处和宣传站。

    相信九十年代那会的人,对于一件事情非常的印象深刻。

    那就是村子里的土墙上面,写满各种各样的宣传口号。

    这一点,同样被三株利用了起来。

    三株口服液刷在了乡村,每一个可以刷字的土墙,电线杆,道路护栏,深口南圈和茅厕上。

    以至于后来华夏乡村的人,都会十分惊讶的发现一件事情。

    在每一个有人烟的角落,几乎都可以看到三株的墙体广告。

    总体来说,保健品行业将在今年达到一个巅峰时期。

    在这一年当中,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这个行业。

    至于最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恐怕现在还没有多少人能想到。

    在医院待了五天后,李兴文一家人便回家了。

    现如今家里有这么多小孩,可以说十分的热闹。

    李桂民他们每天忙的是脚不停地,却乐在其中。

    “感觉怎么样?”李兴文问道。

    叶清雪微微点头,“还好,我想出去走一下。”

    “好,我扶着你。”

    随后,两夫妻便在楼下的院子里开始散步。

    “你觉得若松像你还是像我?”叶清雪突然问道。

    李若松,这是李桂民取的名字。

    “我觉得像你多一点,以后长大肯定是一个帅哥。”李兴文说。

    叶清雪白了李兴文一眼,“我听妈说,他很像你小时候。”

    “我小时候长什么样子?我都忘了。”李兴文回答道。

    叶清雪说:“我看过你小时候的照片,确实跟若松很像。”

    “人家不都是说儿子像母亲吗?怎么到我这里反过来了?”李兴文开玩笑道。

    现如今的小若曦,那真的是越长越漂亮。

    尤其是那一张脸,真的跟叶清雪有八分相似。

    “我看若曦那个眼睛很像你,透露着一股机灵劲。”叶清雪说。

    两个人正聊着孩子的事情,李兴文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李兴文稍微看了一眼后,便直接把电话给挂断了。

    “我想坐一会儿,你有事情先处理吧。”叶清雪说。

    叶清雪清楚的知道,如果她让李兴文回电话,李兴文肯定是不愿意的。

    现在叶清雪说要休息,李兴文肯定不会说什么。

    果然,李兴文小心翼翼的把叶清雪扶到了椅子上。

    询问了一番后,这才拿着手机走开了。

    看着李兴文的背影,叶清雪的脸上全是幸福。

    电话是沈初柔打来的,内容却是关系到另外一个人。

    “他找我干什么?”李兴文好奇的问道。

    沈初柔说:“对方没有没有明说,只是想请您一起吃顿饭。”

    李兴文沉思了一会儿,便直接答应了下来。

    这次请李兴文吃饭的人,是万可的王诗。

    说起来,李兴文跟他已经打过一次照面了。

    之前在慕容忠举办的经济论坛上,两个人交换了一下联系方式。

    至于后面的话,两人一直都没有联系过。

    没想到现在王诗突然找上门来,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事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