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八章 深入交谈 (第1/4页)
重回1990当首富第四百八十章深入交谈这一段话,让会场再度安静了下来。 他们想知道李兴文接下来,到底会说什么惊人之语。 “这是我们运用了脑力、体力最伟大的三次变革,这是和任何其它动物所不同的,也是人类的一大优势。 第三场革命就是信息革命,它能够极大地发挥人的脑力,这是最为宝贵的、最为重要的。”李兴文说。 听到这里,不少人已经开始思考起来了。 “我们比较一下,第二次的重大革命就是工业革命,当时的一个标志就是汽车,汽车的速度提升了多少次,它的引擎就被改良了多少次。 仅仅在过去的三十年当中,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多少次。 事实上引擎是变化了两次,但是速度上升了百分之两百。” 对于这些事情,在场的人自然是很清楚的。 李兴文能够说的这么明白,足以证明他做了足够的功课。 “信息时代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计算的速度,就是微处理的能力。 从互联网诞生到现在,微计算的速度提升是很恐怖的。 微处理的速度上升,对人们的生活改变会更大。 在未来的几十年中,我们会有怎样的变化?” 说到这里,李兴文稍微停顿了一下。 刚才说了这么多,底下的人可能需要时间去消化一下。 过了一会,李兴文这才继续开口。 “我想这个芯片,可能会以十的六十次方的恐怖速度发展。 芯片的发展,带来的数据处理,肯定是要优胜于人脑的处理速度。 在很多年以后,毫无疑问的是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微处理器会比人类的头脑更加聪明。 他们可以计算,可以思考,甚至可以想像,甚至可以自己去对话。” 李兴文这一番话,立马让现场的人议论了起来。 有人直接站了起来,“你认为计算机会取代人类?” “我不是这个意思。”李兴文摇了摇头,“我是说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会比我们强。 计算机有一点,是永远比不上人类的,那就是人类有思想。” 对于李兴文的这个回答,在场的人都点头表示赞同。 见没人提问了,李兴文便继续往下说。 “有三件事情一直以来是我非常注意的,这些都是信息革命的重点。 第一个是cpu,第二个是记忆能力,第三个是英特网的速度。 cpu今天有十几亿的传感器,这是一个很恐怖的数据了。 在三十年以后,它会达到三百亿的十次方,就是比人脑的处理速度还要快一百倍。 这样的速度,已经完全超越了我们当前的认知能力。” 李兴文的这个推测,不少人还是认可的。 芯片的发展,是有一个摩尔定律在的。 按照这个定律的话,李兴文说的完全正确。 “注意,这是已经超越了现代的芯片处理器的技术,三十年以后这是我们最常见的一个cpu的处理能力。 有这么强大的处理能力,那么计算机能做的事情就很多了……” 李兴文在台上侃侃而谈,都是他在未来三十年之中的见闻。 对于李兴文而言,这些都是他亲眼看到,亲自体验过的。 有了这些体验在,李兴文所说的十分真实。 在场的人没有想到,李兴文对于未来会有如此详细的讲解。 从李兴文说的话当中,他们就好像真的感受到了一个信息时代的来临。 不得不说,李兴文这一段段话,真的让他们十分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李兴文这一讲,大半个小时就过去了。 看了一下时间,李兴文最后停了下来。 今天这个会议,后面还有不少人要发言。 李兴文要是把时间都占了的话,多少有点说不过去。 “今天时间有限,我就说这些,谢谢大家。”李兴文说完之后,便直接下台了。 台下的人还沉浸在刚才的演讲当中,一时都忘了鼓掌。 一直等李兴文下了台,掌声这才响起。 孙政一是带头鼓掌的人,起初只有稀稀拉拉一点点的掌声。 随着李兴文的坐下,掌声顿时遍布了整个会场。 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来,李兴文刚才的演讲是非常深入人心的。 “孙总,这是你从哪里请来的贵宾?”坐在孙政一旁边的路易士问道。 孙政一微微一笑,“你觉得他的演讲如何?” “非常厉害。”路易士认真的点了点头,“很有蛊惑性,对于互联网未来的预测很大胆,他到底是谁?” 听到路易士这样的赞赏,孙政一这才给出回答。 路易士听到李兴文是华夏人,之前没有接触过互联网,这让路易士十分的意外。 “一个华夏出来的商人能够给出这样的预测,实在是太惊喜了。”路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