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太平(上) (第2/2页)
莫锦上添花,果不其然。 娘子还记得前些日子,有一个叫杨守的少年登门造访,想要招揽我的事情吗?” 妇人愣了一下,点头道:“阿郎不是说,他无甚根基,又有大祸缠身,不宜投效吗?” “是啊,当时我是这么想的。 可现在看来,我怕是看走了眼……那杨守除了采过人之外,似乎背景也很深厚。至于他究竟什么背景,我还不太清楚。但从昨日观国公给他面子来看,绝对不一般。我今日本想借着去道谢的由头,应了他前些日的招揽。可没想到……” 妇人听完了吕程志的牢sao,没有开口,反而站起身来。 这时候,就见崽崽拎着一个陶壶,有些吃力的走进来。 “爹爹,吃水。” “啊!” 吕程志看到了吓了一跳,忙起身走过去,抢在妇人之前从崽崽手中接过了陶壶。 “崽崽,这是哪里来的水壶?” “爹爹没水吃,崽崽去赵家婶娘那边讨要了一壶。” 听到这话。吕程志一阵心疼。 心里那点不愉快,也好像一下子都烟消云散,把崽崽抱起来,返回屋中。 他让崽崽坐在腿上。然后倒了一碗水。 “爹爹,水甜不甜?” “崽崽讨来的水,怎会不甜?” 吕程志的脸上,笑容绽放。 而妇人则一旁笑而不语,见吕程志已经不再那么烦恼。这才开口道:“阿郎其实也不必太心烦,以奴看来,那位杨公子并不是不需要你,而是不想开口相求。” “哦?” “阿郎的脾气,奴最清楚。 表面上温和,骨子里却倨傲。可你要明白,那杨公子同样是一个采出众的人,心里又怎能没有傲气?当初他登门邀请,是你看走了眼。现在他要发达,哪怕是想你投效。恐怕也不可能轻易低头。依你所言,那杨公子不过双十,已经做了征事郎,司刑寺评事。这职务比之你当初在昌平做的官职,恐怕也不遑多让。
这种情况下,你让他又怎么开口呢?” 吕程志在昌平做的事情,并没有向妻子隐瞒。 别看妻子是个普通人家的女儿,读书不多,但却非常精明。 刚开始的时候,吕程志说他是贩卖货物转来的钱。可是在妻子几次试探之后。他就破绽百出,再无无法掩饰。无奈之下,他只好把真相告诉了妻子,可不料想妻子并没有惊恐。甚至比他想象的,要冷静百倍。 “奴虽然虽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是却知道,这世上没有什么生意,能一下子赚来几千贯。阿郎聪明,读书也多。却不是个懂得经营的人。这次去了塞北三年,便带来这么多的钱财回来,若说是靠着正经营生获得,奴是打死都不会相信的。” 知夫莫如妻,大概就是这样。 吕程志撇了撇嘴,轻声道:“当初,我可是他父亲的上司。” 就知道你这这么想的! 妇人笑道:“可是现在呢?” “啊?” “那位杨公子既然能做到了征事郎,你道他父亲会如何? 再者说了,你也说当初他父子在昌平是为了避难。你又怎能确定,那位杨大先生,不是有所隐瞒?阿郎才学过人,但有时候却过于傲慢,以至于小看了天下人。 你可曾想过,当年昌平县的那个阿痴,如何能够名动两京,被称作谪仙人?” “这个……” 吕程志沉默了! 他不否认,内心里他的确是有些看不起对方。 “阿郎,此一时彼一时。 阿郎若是无心功名,只愿意闲云野鹤般的生活,那奴也就不说什么了。可奴更清楚,阿郎其实并不甘心。问题在于,除了杨公子这条路外,阿郎你还有其他路吗?” 吕程志表情凝重,沉吟半晌后,轻轻摇头。 是啊,似他这种情况,才是最为苦恼。 他的过往经历,注定了一般人不可能敢招揽他,而他也未必看得上对方;可门第太高的人,更不可能低声下气来相求。二十岁的征事郎,听上去并不是那么厉害。可如果想想杨守此前一不名,就知道他这个蹿升的速度,有多么惊人。 只因为他的采吗? 吕程志打死都不会相信。 这世上采出众的人多了去,君不见贺知章何等采,如今已年过不惑之年,也只是个国子四门博士。张若虚一首,令无数人折腰,号称孤偏盖盛唐。可又如何?他一生坎坷,官止于一个兖州司马,如今混迹洛阳,默默无闻。 有采,还要有家世,有背景。 吕程志相信,杨守的背景不会简单。 弄不好,连他那老爹,曾经做了他三年下属的杨承烈,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来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