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一章 梅花引 (第1/2页)
,盛唐崛起 夜幕,将临。〈<[ 一场淅淅沥沥的冬雨忽倏而至,把射洪县笼罩在夜幕之中。 幼娘换了一身夜行衣,在漆黑的街道上穿行。日间,陈子昂被抓,惊动了整个射洪县。虽说陈家算不得什么豪族,可毕竟也是射洪的大户人家。而陈子昂更是当今名士,官位倒不算很高,但在士林之中,名声极为响亮,也是射洪人的骄傲。 可现在,他们的骄傲被抓了! 有人开心,有人愤怒,有人难过,但更多的,却是一种莫名的恐惧。 入夜后,原本还算热闹的射洪县城,一下子变得冷清至极。人们早早就关门闭户,在家中揣测着事情的缘由。再加上天寒地冻,又有细雨靡靡,巡兵武侯也不愿在这种天气里巡逻,更使得这射洪的街道,好像鬼街一样,见不到半个人影…… 幼娘来到城隍庙附近,躲在暗处。 射洪县大牢,就建在距离城隍庙不远的一处街区里,人迹罕至,周围更是阴森可怖。 远处,城隍庙里灯火通明。 射洪县城的乞丐们,大多聚集在城隍庙避寒。 幼娘打量了一下高耸的院墙,便如同一只灵猫,倏地来到墙角下,一只飞爪在奔跑中甩到了墙头上,她脚下不停,来到墙角下双臂用力,两脚在院墙上一蹬,就如同一只灵猫似地窜到了院墙之上,而后纵身跃入墙内,旋即便蹲下了身子观察。 一连串的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丝毫的声息。 从城隍庙里走出一个乞丐站在墙边小解,就看到一抹黑影一闪即逝,也不由得吓了一跳。 莫非,是吃多了酒,看花了眼吗? 那老乞丐用力甩了甩头,见黑漆漆的高墙上没有半点异状之后,这才疑惑的转身离开。 院墙内,便是射洪大牢。 乍一看,它面积不大,除了几排房舍之外,就剩下两幢半高的简陋建筑在院子中央。 这半高的建筑,就是射洪大牢所在。 唐代的监狱,并非后世那样有整齐的监狱大楼,而是一半露在外面,一半埋在地下,形似地牢。 幼娘对监狱牢房的结构并不陌生,因为在她的记忆中,似乎有相关的记忆。 幼年时,杨承烈是昌平县尉,而幼娘有时候会随母亲杨氏一起,路过那昌平大牢。一般而言,这天底下的牢房基本上一致,其结构就算不是一模一样,也大差不差。 所以,她跃入大牢内,便蹲在墙角下。 从挎包里取出一件黑色的雨披盖在身上,透过灌木的缝隙,警惕的打量着里面的动静。 这时候,两个狱吏从旁边的建筑里走出来。 两个人一前一后,在院子里巡视,一边走一边聊天。 他们说的是射洪方言,好在幼娘在这里生活了不少时间,所以也能够听得明白。 “你说,那陈伯玉何苦来哉,要和县尊作对呢?” “读书人嘛,自以为清高……县尊不过是讨要些修路钱,他痛痛快快的给了,也就什么事情都没有。结果呢,他还以为自己是朝廷命官,非但不肯掏钱,还羞辱县尊老爷。 咱家这老爷什么性子你也知道,若不收拾他,还能收拾谁呢?” “是啊,三木之下,他还不是要低头。 可惜了,他这次激怒了县尊老爷,县尊老爷铁了心要收拾他,恐怕是凶多吉少喽。” 两个狱吏聊着天,说着话,从幼娘身前走过。 幼娘一动不动,却把他二人的对话听得真切,对陈子昂的事情,也有了大概的了解。 两个狱吏巡视完毕后,便返回了门房。 从里面传来吆五喝六的声音里,幼娘判断,那房间里至少有八个人。 于是,她掀起了雨披,闪身来到门房外,把窗户纸戳了个窟窿后,从腰间取出一支拇指粗细的竹管,探入窗户里。而后,她用嘴含住竹管的一端,轻轻吐气……从竹管的另一端,喷出一股淡淡的烟气,在空中迅消散,甚至没有留下气味。 这是梅娘子独门秘方制作的迷药,无色无味,却效力惊人。 幼娘把一管迷药送入屋中,便蹲在窗外,默默的计算时间……一、二、三……随着时间的推移,屋中接连传来砰砰的倒地声,原本嘈杂的声息,也渐渐消失无踪。 幼娘从脖子上拉起面巾,遮住了口鼻。 她闪身进入房间,就见屋子里横七竖八倒着**个狱吏,一个个面色红润,却昏迷不醒。 师父的秘方,果然厉害! 幼娘不禁在心里暗自称赞一声,在那些狱吏的身上挨个查找,最后从一人身上取下了一个钥匙盘。 转身,走出门房,她直奔地牢。 从刚才那两个狱吏的谈话中,幼娘大体上弄清楚了陈子昂被关押在何处。 那是一座刚建好的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