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释题 (第2/2页)
> 韦应物名声大涨,就连颜真卿都听到不少人推崇韦应物的才情。 看了韦应物的诗,颜真卿也点点头,这诗也算是过关了。 等到颜真卿走到了王成伟前面,这位名镇凤翔府的陇右才子,考试所作的诗倒是中规中矩。 不过平仄对仗押韵都没有问题,颜真卿虽然有些遗憾,但是科举考试中就是为了求稳,王成伟这么做也是明智的选择。 不过王成伟这个字,倒是让颜真卿停住了脚步。 唐代科举和后世不同,对于字体没有强制性要求,不要求考生使用统一字体。 不过大体上要以行书为体,这样才不会因为潦草被扣分。 而字迹和卷面整洁,也是非常基础的要求,如果不能做到这两点,在阅卷之前就会被淘汰。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yeguoyuedu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不过王成伟这个字迹,似乎有自己颜体的影子。 有趣有趣,虽然是颜体的影子,但是其中还有自己的特点,王成伟这个字非常的挺拔,仿佛是一个个挺着铮铮傲骨的读书人。 好字啊! 颜真卿忍不住心中赞叹。 只是颜真卿并不知道,王成伟也是最近苦练速成的柳体字,柳公权的书法本就是以颜真卿的书法为基础,他用这种稍显新奇的字体,也是为了能给阅卷考官留下印象。 毕竟王成伟如今的名字,已经是整个长安无人不知的才子了,这样也能帮助他通过前面两项测试。
第一批次的考生,在上午已经完成了诗赋的考卷。 他们举手交卷之后,就拿到了贴经的试卷。 王成伟和其他玩家们来说,贴经部分就基本上等于白送的分数。 从系统中直接搜古籍,很快找出了五道贴经考题的出处,王成伟迅速填写完毕,然后举手交卷。 这下子颜真卿吃了一惊,这才多久?王成伟就完成贴经的部分了? 难道是他不通经文,所以交了白卷? 不会吧?以王成伟的诗才,难道不能通读经文吗? 等到小吏拿来王成伟的考卷,颜真卿对着小吏说道:“给我看看。” 颜真卿是礼部侍郎,也是妥妥的朝廷大员,这个小吏立刻将试卷举过头顶,但是依然抓在手上。 这自然也是考场的规矩,收上来的考卷小吏不能松手,如果松开手,小吏按下红印的手指就会和卷子上印下的红印错位,那这个小吏就要被朝廷问罪。 看完了王成伟的贴经答桉,颜真卿更是起了爱才之心。 五道题目的贴经全对! 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五道贴经的试题,这个王成伟堪称是急才。 要知道其中一道题目是颜真卿亲自出的,题目的出处稍微有些偏僻,没想到王成伟也可以这么快答出来。 前面的开胃菜都已经上完了,接下来端上来的就是主菜了。 皇帝亲自命题的实务策,当看到题目的时候,王成伟就有些傻了。 这是什么鬼题目? “文质再而复”? 什么鬼? 如果是普通考生,看到这种题目已经要叫爹了。 不过咱们可是玩家,玩家可是有外挂的! 王成伟立刻向方国寿发出了求救的信息。 “方老救我!帮我看看考题!” 方国寿哭笑不得,没想到自己堂堂一个大学教授,竟然要在大唐帮着应试的考生作弊。 不过大家都是玩家,方国寿能帮自然是帮了:“你把题目发给我吧。” “方老,文质再而复,这是什么意思啊?要怎么破题啊?” 方国寿看到题目笑了笑,给王成伟回复道: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文和质,就是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具有的两种品质。” “质,就是本性,也可以认为是内在的野性。文,是仪貌,也就是后天学习的礼法规则。” “而孔子提出一种历史观点,认为可以将文和质推广到国家身上,而这两种特性是会互相轮回往复的。” “《礼记》中说,子曰:虞夏之道寡怨于民,殷周之道不胜其敝。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 “意思就是夏朝是质多于文,所以夏朝更野蛮,而周朝文多于质,所以周代文治天下显得更文弱。” “野蛮和文明是交替循环轮回的,这也是儒家总结的一种历史规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