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进退两难 (第2/2页)
br> 无缘无故背上了一口黑锅,崔光远简直想要哭! 杀了单涛! 崔光远刚起了杀心,又被理智压了下去。 不行,必须要留着单涛的一条命给东宫赔罪! 崔光远心一横,准备让人拿下单涛,然后和朱雀桥下的尸体一起送到东宫赔罪的时候。 突然,京兆尹门口的鼓声响了。 咚咚咚的鼓声震天,崔光远大惊失色。 竟然有人敲响了登闻鼓? 登闻鼓,就是安放在衙门门口的大鼓。 百姓需要申冤的时候,就可以敲响此鼓。 可是在这个时代,民众敲响登闻鼓是要付出代价的,首先要先杖责十下,堂官才会接受讼状。 崔光远就任京兆尹以来,这登闻鼓就没响过,好死不死就在这个关键时候响了。 可是登闻鼓的声音很响,也会引起百姓的围观,而且大唐有条律,只要登闻鼓响起,就一定要升堂审案,要不然御史也会弹劾京兆尹。 这个关键时刻,崔光远自然不愿意被御史弹劾,他下令道:“速速把单涛抓了!送进大牢我马上再处理他!” 说完这些,崔光远立刻返回了京兆府,换上了官袍后命令衙役升堂。 崔光远满头的怒气,他正准备让衙役好好打十板子,将那个不识好歹敲响登闻鼓的刁民打残疾,可升堂之后却是一队人挤进了衙门大堂。 这是什么?你们是来组团敲鼓的? 崔光远疑惑的看着下方的众人,敲响惊堂木问道:“是谁敲响的登闻鼓!”
只看到这一群人纷纷拱手说道:“大尹,是我等联手敲响登闻鼓,请大尹一并用刑吧。” 领头的是个身穿儒生长袍的读书人,而跟着他进入衙门的十六人,都是年轻的读书人。 而且从他们的衣服质地上看,这些都不是穷人,崔光远只觉得头皮有些发麻。 如果是普通的小民,打了也就打了。 可是这些都是读书人,而且看起来非富即贵,如果是打成了残疾,恐怕又要被御史台参奏了。 崔光远继续问道:“报上名来,为何要敲响登闻鼓!” 只听到带头的那个读书人立刻说道:“在下陇右王成伟,太原王氏子弟,来长安参加科举的。” 这下子崔光远愣了一下,王成伟如今在长安读书人中相当有名,不少人都说他能中进士。 “你为何要敲响登闻鼓?” 王成伟立刻说道:“我们是为了靖恭坊的蕊儿姑娘来的!” “蕊儿?” 众多士子纷纷点头,王成伟说道:“就是半月前靖恭坊命案的受害人,被挖去肝的那位蕊儿姑娘!” 崔光远咯噔了一下。 只听到王成伟继续说道:“蕊儿姑娘香消玉殒,凶手还逍遥法外,这一切都是因为京兆府不作为!” 崔光远愣住了,你们这么一群年轻士子,竟然要为一个青楼女子出头? 还要敲响登闻鼓,这是当朝廷闹着玩的吗?你们不要仕途了? 崔光远心一横,准备教训一下这些读书人。 可是王成伟下一句话,却让崔光远心一凉。 “我们心中不忿,就自己调查了命案,发现这蕊儿姑娘和朱雀桥下的抛尸案甚有关联,可是听说因为朱雀桥下的抛尸案牵涉到东宫,府尹大人就不准备查了?” 他怎么知道! 崔光远惊讶的看着王成伟,自己也是刚刚知道那朱雀桥下的尸体和东宫有关,自己倒向东宫也就是刚刚的事情吧? 这些士子是怎么知道的! 有人走漏了风声? 也不可能这么快啊! 难道是单涛? 不可能啊,一个巡街使,和这些读书人能扯上什么关系啊? 而且单涛也不可能这么快把消息传递给这些士子吧 难道他们真的查到了什么? 崔光远一下子心虚了。 只听到王成伟义正言辞的说道: “我们要求京兆府彻查命案,还朗朗乾坤一个公道!” 这句话说完,王成伟直接趴下说道:“请府尹用仗!” 崔光远进退维谷,如果是普通读书人,打了就打了。 可是科举刚刚结束,这些读书人中万一有个中了进士的,朝廷张榜的时候却发现这个新科进士被京兆府打残疾了。 恐怕自己这个京兆尹就算是做到头了。 可如果不打,这些家伙出去宣扬开,那么自己的处境就会更加的尴尬。 先是被单涛这个不入流的巡街使杀了东宫的中郎将,接着又被一群刚刚参加秋闱的举子在公堂上逼迫! 自己是造了什么孽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