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进度 (第1/3页)
第304章进度 两天后。 陈明所乘坐的驱逐舰抵达了贝钮星域。 并且从飞船的超空间航道数据坐标来看,再过一个小时就可以抵达星域首府。 就在这个时候,房间的门突然被敲响了。 陈明几步过去打开了门,只见何谷站在门口说道:“我们快到地方了,做好准备,进入星门的时候会有些颠簸。” “颠簸?” 陈明已经坐过不知道多少次的跃迁引擎跃迁都不带颠簸的,怎么到了技术更高的星门上还会颠簸了? 他带着疑问问道:“星门是什么原理运行的?为什么会颠簸?” 何谷很耐心地给陈明解释道:“运行原理挺简单的,就是跟虫洞一样的运行原理。” “所以飞船在穿过的时候会受到潮汐力的拉扯,出现颠簸。” 何谷对陈明比出了一根手指。 何谷说的话的意思陈明明白,但这个“定期飞船最远航距”肯定是个特殊的名词,而不是他所理解的表面的意思。 这个陈明很久很久以前就知道,一直到如今才被确定,而他也还尚未接触到的层次的技术。 虽然那里除了超空间那一片深紫色的背景以外什么都看不到,但何谷的目光仿佛能穿透超空间,一直看到贝钮首府的星门。 “早就已经找到了,而且也已经获取了奇点。” 所以陈明直接就回答道:“我不知道。” “所以帝国曾经停下脚步除了除了缺少虫洞奇点,还有因为什么?” “当然有,甚至以前帝国境内就有很多虫洞,不过嘛……你应该是看不到了。” 何谷说道:“没错,星门是这个时代能够达到最快速度的行动方式,没有星门的星域会有脱离帝国控制的可能性,” 虽然他的灵能已经能实现类似的效果,但如果想依靠非灵能的手段弄出虫洞的效果,那真的是顶尖科学家才做得到的事情。 “不知道也没事,反正这个概念的意思就是说,一艘飞船用可以利用的客观存在的手段进行航行,比如超空间、或者相位空间。” 陈明顺着何谷说的话随便发散了一下思维,很快就又把思绪收敛了回来,问道:“那我记得每星域都有这样的一座星门,也就是说帝国在建设新的星域的时候不只是选址,还有星门这个要素是吧?” “对,不然之前左径也就没有必要去占据彩墨星域那边的星门了。” 而这个时代逐渐消失的缘由,就陈明认识的几个人而言回答各异,也不知道何谷的回答会是什么。 能够控制虫洞的力量,那至少也意味着帝国拥有同等程度的力量手段。 “有自然虫洞存在吗?” 陈明从很多人口中都了解过帝国的开拓时代,那是一个奋发的、锐意进取的时代。 陈明又问道:“所以现在找到合适的虫洞了?” 不过以前的他都能获取到主力舰和一整个巨型船坞的设计蓝图,再获取一个星门设计图也不是什么绝对看不到希望的事情。 不过问题也会一样随之而来。 也就是说主力舰绝对不是帝国手头上战斗力最强的手段,帝国一定有着更加上层的力量。 “为什么?” “话说星门是需要双向打通的是吧?” 好,那陈明没问题了,看样子星门这种东西还是十分有必要的。 何谷语气平淡地说出了在陈明看来夸张无比的话。 “毕竟开拓的时候很难有中途放缓脚步对自己已经占领的区域进行全面开发的机会,总会漏过一些地方,开拓脚步放缓了,那就有机会了,虫洞也就找到了。” 虫洞技术吗? “这是人的力量,而不是灵能者的力量。” “你知道定期飞船最远航距这个概念吗?” “曾经帝国不继续对外开拓有很多原因,而暂时找不到合适的虫洞也是原因之一。” “而属于飞船本身的能力,比如跃迁引擎就不能计算在内。” 何谷扭头看向了一旁的舷窗之外。 陈明听到这立刻考虑起了它的殖民地是否也需要一个星门,如果星门可以直接连通到帝国的话,那好处是难以想象的。 那么…… “因为所有被发现的虫洞,它们最核心的奇点,全部都成为了我们建设的星门的核心。” “到时候我们还得把飞船的仿重力装置给关了,记得提前有个心理准备,一些会乱飞的东西收拾好。” 为了殖民地想办法获取星门技术也该提上日程了。 “让它停下来原因可太多了,不过最主要的原因只有一个。” 等下,如果说帝国的星门技术是仿造虫洞而弄出来的。 一想到这其中的难度,陈明顿时就又有些头疼。 陈明再次把发散的思维收了回来,说回了刚才的话题。 “飞船在一年的时间里航行的距离,就是这个‘定期飞船最远航距’的具体意思。” “把这个距离的起点放到帝国中心,这个距离的末端,就是帝国的理论最大边境的极限范围。” 见陈明有些不能理解这两者之间的联系,何谷补充道:“意思就是说,如果帝国的边境爆发了叛乱或是外敌入侵。” “那么一年之内帝国的舰队没办法通过直接航行的方式从首府星域赶到边境的话,那这种地方根本没办法进行管辖。” “帝国的行政管理能力是有极限的,同时能处理的事情也是有极限的。” “随着帝国边境的扩张,整个帝国的领土范围是成指数增长的。” “一些事情如果发生了可不会任由政客们在那开会,一年时间已经是最大的限度了。” “这就是让帝国开拓脚步迟滞的原因之一。” 陈明大概理解了意思,不过他还有问题:“行政管理能力是会变的吧?” “对,所以这个定期的一年时间也是会变的。” “帝国的通信手段、行政管理能力越是发达,这个时间也就可以拖得越长。” “就像这个一年的时间是在开拓时代的默契被定下来的。” “而如今的话情况肯定不同,我也不知道具体可以有多久,但肯定来的更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