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老李的新拐杖 (第3/3页)
r> 下了高速五百米不到,车子进过了一家亮着灯的石英场。
李安知道这是李福家的厂子,“看来最近生意不错啊。” 李福笑:“比年初是强点。” 李安:“三哥,你对砚台了解吗?” 李福:“写毛笔字用的?” 李安:“对。” 李福一家子虽然是和矿石沙子打交道的,可对于砚台还真是不了解,“具体我不太懂,不过咱们西北这边贺兰砚是挺有名的,咋了你说。” 李安:“三哥你帮我打听打听。” 李福也没在多问,车子进入市区,四人的话题也来到了窗外。 禹城是个小地方,改革开放之前算不上是个地方,改革开放之后因为地下有矿,现在勉强成为了一个小地方。 陈璇没觉得这里很落后,虽然看起来远没有大城市的街道光鲜,可路上的车少,整个城市看起来很安静。 市区很小,没一会儿的功夫车子就开到了南新社区门口。 车子开进狭小的社区大门,陈璇听着窗外孩童的呼喊,看着乘凉的老人,每经过一栋老旧楼房,她就多紧张一分。 她抓着李安的手,心道还好叔叔不下来,这至少让她在敲门前还有点时间做心理建设。 可就在这时,他远远看见前方两栋低矮的楼间,一个干瘦的身影双手背在身后,望着他们的方向。 陈璇看不清路灯下的表情,只能看见对方直挺挺的腰板,莫名鼻子一酸。 “再慢点,三爹。”陈凤霞提醒。 李安心叹这老头,下来就下来,拐也不带,真是不知道说什么。 “三哥,庄子都不知道我回来了。” “放心。”李福缓缓将车停下。 陈凤霞打开车门就喊三爹,接着就给陈璇二人开车门,陈璇匆忙走下车听到的第一句话是“陈璇来了啊。” 话音干涩,但亲切的就仿佛她不是第一次来。 这次她也看清了眼前这张脸,是笑的,比她想象中还要亲切,但远比她在照片里看到的要苍老许多,那刻在额头上的褶子就像一圈圈黝黑的年轮。 “叔叔您怎么下来了!” 陈璇再没有一点紧张,也忘记了李安早晨交给她的见面语术,她现在只想安爸赶紧上楼。 她不知道安爸在没有接到他们电话的情况下在楼下站着等了多久,也不知道安爸的拐杖去了哪里,她只记得李安告诉过她,说安爸下楼买菜也得拄拐。 “你也真是,”李安下车第一句就带着埋怨,“我不是说让你等我电话嘛。” 老李咧嘴,看也没看儿子一眼,对陈璇说,“不碍事,我在上面也没事,他妈炒菜也不让我插手。” “三爹怪我,路上陈老师一定要买点东西,我带去那家店没开门,绕路耽误了点时间。”李福说着下车朝着后备箱走去。 老李闻言看向李安,变脸似的,刚才还笑眯眯的,转眼眉头皱的老高,教训道:“怎么给你说的。” 李安双手一摊:“你问陈老师,我嘴皮子都快磨破了。” 陈璇忙说:“叔叔也没买什么东西。” 这时李福从后备箱搬出一箱没开封五粮液外加一个袋子,李安还没来的及反应,李福就让陈凤霞赶紧把行李箱送上去。 老李见状也不知该说点啥,“三子两口子辛苦了昂,”正犹豫着怎么让一句,就听李福说,“三爹我们得赶紧走,厂子还有事,改天再来看你和三妈。” 陈璇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跟着一步上前挽上了老李的胳膊,“叔叔我们也上楼。” 老李此刻就觉得这姑娘好,好的让他腿脚都变软了,好的让他觉得这个家都变得生机盎然,“好好,上楼上楼,这一路远啊。” “叔叔不远,睡一会玩一会,再睡一会再玩一会就到了。” 老李闻言又咧嘴,接着身子一顿,往身后撩了一句,“车门没锁你看着。” 说罢便在陈璇的搀扶下缓步走近了破旧的单元门。 李安望着二人的背影,路灯下,他一阵一阵的笑,不时还笑出一声。 他都在想老李是不是故意没带拐杖下来? ‘阿姨我们到家了,一切安好,您和叔叔放心’ 点击发送,李安收起手机。 李福两口子回到楼下,李安也没再提酒的事,和二人到了声谢,跟着进了单元门。 回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