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婚之日 (第1/3页)
第257章大婚之日 七月十四,星期,清晨五点钟时,屋外的色就已蒙蒙亮。 徐庆这时候,已起床了。 但爷爷和奶奶,比他这个当新郎官的,起的更早。 两位老人对于这一可是盼望许久,再加上人上了年纪,睡眠较浅,所以一大早就开始忙活起来。 徐爱国,徐丰铭,丫头仨人,也都没睡懒觉,相继早早起床。 大哥徐庆今结婚,自家有喜事,他们哪能还在被窝里呆住。 徐爱国和徐丰铭上午要跟着大哥去接亲,他们俩身为弟弟,这种事自是义不容辞。 丫头的话,则不去,她要在屋里帮着爷爷和奶奶,招待亲朋好友。 徐广进和徐雪梅,徐雪红,身为徐庆的二爸,三姑,四姑。 他们三人,大前就坐着拖拉机来了城里。 徐庆父母不在,他们住在农村,平时帮不上什么忙。 但侄儿结婚,身为长辈,自然得帮着帮衬。 徐广进进城次数,要比徐雪梅和徐雪红俩meimei多,相对与大院里的人,见得次数多,也熟络一点。 而徐雪梅和徐雪红,四十多岁的人了,来大院的日子,加起来却屈指可数。 徐庆父母当初结婚时,她们来过一次,再就是大哥大嫂去世时来过。 这次算是第三次。 尽管她们生活的农村,距离四九城不算太远。 问题是,她们出嫁之后,有了自己的家庭,就一直都在夫家过日子。 加上农村事情多,既要在地里忙,又要生儿育女,哪能有闲暇时间,进城探亲。 况且对于她们而言,除了徐庆一家之外,在城里就再也没啥亲戚了。 因此,进城机会就少。 徐雪梅和徐雪红,这几晚上住在老太太那边,一早也早醒起床,将老太太屋里的被褥叠放整齐后,跟老太太打了声招呼,随之就朝徐庆家过来。 老支书带着两个儿子,住在傻柱屋,他们三人昨晚擦黑时才赶来的,乡里事情多,村里也一摊子事,七月份又是农忙,能抽空来,已很不容易了。 徐庆家的亲戚不少,但进城的,其实连十分之一都没樱 倘若徐庆是在农村结婚,那大半个村子,沾亲带故的人,都要惊动。 没办法,徐庆是在城里结婚,高山路远,大多数人,抽不出时间,也就本家亲戚来了些。 而此时,大院的众人,也相继起床了。 大院里好不容易又迎来了喜事,大伙儿跟着也想热闹一番。 前院里,早早起床的阎埠贵,换上了一身干净衣服,同时把平日里戴着的那副,折了一个腿儿的眼镜,收起来,换上了一副新的。 然后将钢笔别在衣服上,尽显他的为人师表风范。 而三大妈也要给徐庆帮忙,这不,一早就到后院徐庆家转悠了一圈,紧接着与二大妈一起走到中院,和一大妈一块,仨人帮傻柱提前准备起,中午喜宴酒席的各种事情。 贾张氏和秦淮茹早早也起床了,自家院里已经忙活起来,她们那还能睡得着。 徐庆是大院里唯一的乾部,这身份,在这年头,可是要羡煞饶。 院里三位管事大爷这些年里,时不时就主动向徐庆示好。 贾张氏不是傻子,看在眼里,心里虽然不爽,但也知晓。 再怎么,今儿她能跟着沾光不是。 秦淮茹倒是没贾张氏那么计较,起床出屋后,就跟着一大妈她们,与傻柱一块忙活。 秦淮茹知道徐庆很少帮她,但徐庆帮一个忙,可要比傻柱帮她一年都顶用。 徐庆是乾部,在厂里一句话,那可比她自己十半个月都好使。 尤其是东旭去世后,她曾主动找厂里,想让厂里多多少少再给她孤儿寡母一点抚恤金。 然而变之后,厂里乱成一锅粥,哪有时间处理这种事,还不是最后让徐庆了一下,没三头,她就从厂里拿到了一笔钱。 不管钱数多少,好歹是拿到了。 如果不是徐庆,就她自个一人,想必这钱,猴年马月都不见得厂里会给。 这人情,秦淮茹怎能不忘心里记。 当然,在找徐庆之前,秦淮茹不是没找自家中院的一大爷。 但问题是,一大爷易中海,在厂里资格再老,也没用。 他仍是普通工人,话可没徐庆管用。 而徐庆这乾部头衔,这些年里,无形之中,让大院在厂里上班的众人,免去了不少麻烦。 就是厂里有人跟他们闹事,也得掂量一下,能不能,敢不敢。 远的不,就近的,上个月阎解成媳妇于莉,在厂里跟人吵架、怄气,那一张利嘴,叨叨起来,不饶人,惹得对方气恼不已,准备找人修理她和阎解成。 最终徐庆出面,几句话就给摆平的。 现如今阎解成和于莉两口,见着徐庆,就笑脸相迎。 徐庆今大婚,阎解成和于莉起的比三大爷两口子还早,阎埠贵刚从屋里出来,阎解成带着于莉就已去了后院。 此时徐庆屋里,挤满了人,于莉和娄娥以及何雨水,跟着丫头,连同徐庆三姑,四姑,一起帮着往窗户上贴窗花,贴大红喜字...装饰婚房。 徐庆穿着奶奶给他做的新衣服,洗漱收拾一番后,站在两位老人面前。 两位老人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