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十二寸大彩电 (第3/3页)
> 否则,阎埠贵有给四个儿女结婚的钱,怎么着也能买的下一台电视机。
而且电视机有节目的时间,这年头里,一天没多久,不是固定时间段,打开啥也看不着,便任由他们趴在跟前。 繁星满天,夜色如黑漆面的幕布,似乎也静等徐爱国把电视机搬到院里。 如今徐庆是妥妥的千元户,买台电视机,还不是绰绰有余。 因此,多年过去,徐庆身上的电视机票,依旧在手里攥着。 前院里,阎埠贵一家子人都屋门紧闭,大冬天的,天寒地冻,又飘着雪,前院院里没一个人,中院也是一样。 这下看来,完全没戏了。 棒梗一个人在他自个住的老太太小屋中,平时也不跟着大院人一块看,偶尔才看一两次。 其余人,可以说压根没怎么看过。 全院独一份啊! 没法子,大院里除了徐庆一大家子人外,只有于莉去年去徐爱国曾租住的小院,找闺女回家时,趁机看了一会儿。 徐庆都把十二寸大彩电搬回院里了,他就是明儿上街买台同尺寸的黑白电视机,也没用啊。 “哟,是丰铭过来了啊,徐厂长他们还没回来,就我一人,鸿志那小子放下书包,去前院解成家和解成闺女一块写作业去了。” 阎埠贵闻言,脸上露出喜色,一转身,赶紧全院挨家挨户通知起来,让晚上各自带着自家凳子、马扎,好在后院看电视。 众人在院里坐不住了,电视机才回到了徐爱国的屋里。 傻柱掏出烟,丢给徐庆一根,又给院里三位大爷和丰铭,阎解成各散了一根,抽着烟坐在床沿上道: “有个电视就是好啊,比听收音机和留声机可强多了!” 碍于昨天冬至,大院众人没上徐庆家瞅彩色电视,今天一下班,就全都往徐庆家涌。 可都是些日常生活用品,像电视机这种大件,还是少之又少。 而刘海中这位二大爷,眼红是眼红,但他的工券被小儿子要去不少,就算手里的钱够买台九寸电视机,但没电视机票和足够的工券,也白搭。 “庆子叔,下班了啊!” 不过爱国和丰铭都表态,父母留下的房子,他们不争。 徐庆一边摘着脖子上的围巾,一边向儿子笑着嗯了一声,随后望着比他还早到家的彩色电视机,看着二弟跟三弟调试。 好家伙,庆子发达了啊,五百块买台电视机。 实际上,许大茂拿到徐庆手里的电视机票,是转手又给卖掉了。 然而,下午徐庆一下班,刚回家,就见自家屋里,围满了人。 显得很是不合群。 这下子,徐庆屋里这台尺寸大,且还是彩色的进口电视机。 将他三大爷的威信提升提升。 直到冬至时候,徐丰铭才用借来的汽车,把电视机拉到大院胡同口,一个人抱回电视机朝大院大哥家走。 没一人说话,全聚精会神地通过电视,接收国内的重大新闻。 秦淮茹拿自个儿子没办法,只能任由他的性子来。 一时间,竟没人说话,眼睛都直勾勾地盯着电视机的屏幕,宛如是在厂里看电影一样。 黑白屏幕,对眼睛伤害没彩色屏幕大。 转过天,一早就雪花飞扬,使得整个大院,随处可见都是白茫茫一片。 父母过世时,除了抚恤金和房子,再没啥值钱东西了。 而徐爱国和刘爱倩在大哥家吃饭,他们俩的粮票,油票什么的,都交给了嫂子静红。 马静红和晓雅与下班回来的刘爱倩,也会帮忙。 总不能自个结婚了,弟弟meimei的事情就不上心,晾在一边。 买面有时是徐庆,有时是爱国。 电视多直观,收音机才只能个声音,而打开电视,声音和画面可都尽收眼底。 晚上在院里看电视,确实凉快。 阎埠贵心里酸溜溜的,一时默不作声。 徐庆笑着点点连头,傻柱在一旁早瞧出尺寸是十二的,就是没说话,伸手掏出一根经济烟,丢给徐庆,才咧嘴道: “庆子,你这大彩电多少钱买的?” 商业行为,不就这样嘛,低买高卖。 随着电视机内传出声音和画面,呼啦一下子,徐爱国的屋里瞬间就挤满了人。 阎埠贵还想着他省吃俭用,攒了些钱和工券,计划过个一两年,买台十二寸的大黑白电视机,好在大院里露露面。 见自个大哥回来,俩人忙道: 毕竟天天晚上一屋子人,他受得了,媳妇跟儿子可不一定能受得了。 做饭全是爱国家的保姆冯婶,买菜也是。 但不是周末,该上班的还得上班,该上学的也得早起上学。 其实是没什么分的。 徐庆因厂里事情耽搁了,骑着自行车回到胡同口时,看到三弟常借来开的汽车,知道是丰铭今天回大院了。 徐庆把他们俩和晓雅拉扯大,没良心的事情,做不来。 但接不接受是他的事情,徐庆并不着急把电视机票出手。 前院三大爷阎埠贵安耐不住内心的躁动,在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周末早上,走到后院徐庆屋里,旧事重提道: 买台电视机,说买就能买。 问题是,易中海两口子,一直为他们养老做着打算,哪敢把钱用在买电视机上。 只是见徐庆屋里,现在大件东西,越来越多,日子过的是一年比一年好。 易中海心中暗暗懊悔不已,自己当年怎么就瞎了眼,没觉察出徐庆兄妹能有这么出息的一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