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三章 粮站开业 (第3/3页)
id='gc2' class='gcontent2'> 天刚蒙蒙发亮,徐庆就与媳妇静红起床,与二弟爱国,meimei晓雅,以及弟媳妇爱倩,一大家人八点多钟吃过早饭,就赶紧朝东单自家的铺面过去。 徐庆临出大院前,跟大院众人都打了声招呼,让他们记得上午到自个开的粮站,一来捧场,二来好记得买粮。 今天徐庆开业,一斤粮食价格,要比国营商店和供销社等地方都便宜两分钱,以此来讨个彩头。 大院众人,自然一个个满心欢喜,连连答应,保证一准到。 上午十点多钟,阳光明媚,蓝天白云,是个顶好的天儿。 徐庆带着弟弟meimei,弟媳妇刘爱倩和唐秀娟,与马解放,吴月梅,老丈人和丈母娘等人,迎接着东单菜市场管理会的众人,以及红星轧钢厂的各分厂厂长。 徐庆虽然不再是五分厂的厂长,但他前两年当厂长期间,跟其他几个分厂的厂长,相处的相当不错。 再加上,爱国又接任了他五分厂的一把手位置。 红星轧钢厂的几位分厂正厂长,怎么能不来? 另外,四九城的市正机关几个领导也来了。 其中既包括李国华这个主任,也有二牛所在的二商局一把手。 二牛自然也在。 徐庆粮站开业,他怎么可能不来捧场。 同时还有报刊的记者前来采访。 这可是四九城第一家个人粮站,社会各界,自是给予高度重视和关注。 随着喜庆的鞭炮一响,市正机关几位领导剪彩一结束,把粮站牌匾上的红布一揭。 而这,也掀开了国家由计划经济,正式迈向市场经济的的红布。 剪彩开业仪式一结束,围观的群众,呼啦一下,全都涌进了徐庆的粮站当中。 瞬间把挺宽敞的粮站,围了个水泄不通。 跟徐庆一个大院住的街坊们,更是拥挤在人群中,拿着粮票和钱,争先恐后地赶紧买。 一天功夫,徐庆粮站内的白面和棒子面就卖掉了三千多斤。 这主要受制于每个人都是限额购粮,不少人没粮票,想买也买不到。 第二天,随着报纸刊登出徐庆个人粮站开业的消息后。 四九城一些距离东单较远的市民,趋之若鹜的往这边涌来。 城里多了一个能买到粮食的地方,没必要总去国营商店和百货大楼,或供销社那边去抢。 而且徐庆的粮站,昨天刚开业,备货充足,不用担心买不到。 徐庆连续两天,销售出去了五千斤粮食。 主要是白面跟棒子面。 晚上关店前,徐庆清点了一下,白面剩下四千斤,棒子面卖出去将近四千斤。 绿豆,小米,大米,红豆,几乎没怎么动。 毕竟白面和棒子面是主粮,销量好这一点,这在徐庆的预料当中。 一周之后,徐庆粮站内的两万零六百斤粮食。 棒子面剩余不足一千斤,白面两千斤。 绿豆和小米,大米,各卖掉三五百斤。 红豆倒是要的人较少,才销售出去二百斤。 之后,前来买粮食的人,就没刚开业时多了。 但依旧有络绎不绝的人前来。 徐庆把粮站选在菜市场附近,位置有优势,买菜路过的人,多多少少会进来光顾一下。 一个月后,徐庆粮站的白面和棒子面已销售一光。 国家派人又送来了一万斤粮食。 这次主要是白面与棒子面。 而上次的一万零三百斤的货款,徐庆一分不少,全都给了。 晚上七点,徐庆一个人在店里,将白天刚运来的一万斤,用能力分过之后,关门上锁,然后骑着自行车晃晃悠悠地离开,沿着不断改造的街道,朝自家大院回去。 他心里头高兴,上次那批粮食,赚了不少,就是忙的一直没时间细算一下。 今天关门比较早,因此,徐庆打算回去吃完晚饭后,在屋里好好算一下。 实际上,徐庆心里大抵是有个底儿的,上次那批一万零三百斤粮食。 他能力分过之后,白白得一万零三百斤。 而白得的这一万多斤,抛去那些没怎么卖掉的小米等。 光白面和棒子面,就是一大笔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