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九章 信服 (第2/3页)
要死,成天在屋里吃了睡,睡了吃,我们大院的老鼠,刚开始还抓,现在老鼠从跟前跑过去,都不带睁眼睛的,馒头放下 也不吃,非缠着我小侄女要喝奶粉。” 三虎子媳妇大吃一惊,眉头高皱:“那成啥了啊,放在二十年前,人不吃猫就不错了,还给它喝奶粉,我小时候都没喝过。” 美娟应声道:“嫂子,现在不一样了,我听人说,外国人把猫当宝贝疙瘩,别说奶粉了,都专门研究给猫吃的东西,卖的还特贵,比咱们白面价都高。” 三虎子媳妇听见小姑子的话,顿觉骇人听闻,连声呸道: “外国人就是没穷过,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要是他们国家没粮食吃,我看他们还有那个闲心搞那些吗?” “还研究猫吃的东西,怎么着,天天给猫做三菜一汤啊。” 徐庆和晓雅,美娟,彻底被逗笑了。 只不过,那只小灰,徐庆倒不至于让天天让喝奶粉,牛奶。 也就是闺女巧馨和侄子鸿福,他们喝剩下的一点,用馒头沾着喂给猫吃。 家里日子是好过,可还没富裕到把猫真当大爷养。 这年月,养猫主要是为了抓老鼠,小孩子喜欢小动物,就迁就一下。 吃过早饭,徐庆见外面的雨停了,走出粮站,双手举过头顶,舒展身子,呼吸着雨过天晴的新鲜空气。 街面上的行人这时候也逐渐多了起来。 雨停了,又是周末,自然没人愿意呆在家里。 徐庆粮站的生意,也就顺势红火起来。 前来买粮食的人,一个个走进粮站,挑选自己要的粮食。 徐庆与meimei晓雅,以及三虎子媳妇和美娟,四人便忙着招呼客人。 而就在这时,马静红抱着闺女,带着儿子鸿志,走下徐丰铭借的汽车,跟爱倩,爱国,秀娟,随着人流,朝自家粮站走进。 这时候生意好,马静红把闺女让儿子鸿志抱着去柜台后面的粮堆跟前找那几只猫玩。 她则把衣袖挽起,帮着自个爷们和小姑子,招呼客人。 爱国让爱倩也把鸿福送去后边玩,而后俩人跟刚把汽车停好的三弟丰铭,秀娟,一块给大哥动手帮忙。 晓雅和静红,一个收钱,一个找钱。 爱倩和秀娟则收粮票,同时防备有人没给钱和粮票就把粮食拿走。 徐庆兄弟仨人,与三虎子媳妇,美娟,拿着铁簸萁和升斗,帮要粮的人装粮食。 原来国内工不发达的时候,没铁簸箕,全都用木头做的升斗子舀粮食。 一来,用来舀粮食方便。 二来,也能做计量单位。 总用称称,太繁琐。 升斗一般标准是一斤六两。 但盛二斤的,一斤的也有。 徐庆粮站内的升斗,统一是二斤的。 弄个一斤六两的,用起来太麻烦。 人少没啥,人多了,忙得不可开交,就显得宛如鸡肋了。 忙到快中午的时候,总算没几个人了。 徐庆让弟弟meimei,以及媳妇和两个弟媳妇歇歇。 剩下的他跟美娟俩人就能应付。 下午四点钟,徐庆趁着粮站暂时还没多少人前来买粮,带着三弟把早上预备的五千三百斤粮食,向五分厂拉了过去。 徐爱国是五分厂的厂长,不好露面,就留在粮站和meimei帮大哥盯着。 他们是靠徐庆拉扯长大的。 现在大哥开了粮站,他们周末没啥事,自然主动过来帮忙。 徐庆和丰铭走了没多久,马解放骑着自行车,带着怀孕的吴月梅和儿子马小军,一家三口来了粮站。 见徐庆不在,只有爱国以及三虎子媳妇,美娟在。 马解放挑眉道:“爱国,你大哥呢?” “我大哥跟丰铭给我厂里送粮食去了。” 马解放叼着烟,趴在柜台前,目光环顾粮站一圈后,问道: “我五姐她今儿没来吗?” 徐爱国道:“解放哥,我嫂子早上跟我一块来的,这不下午这个点没啥人,我嫂子和我媳妇还有晓雅她们,带着鸿志逛街去了。” 马解放扭头看向儿子道:“听见吧,你鸿志哥在这边,等会儿回来,你再找他玩。” 马小军撇撇嘴,伸手掏出裤兜里装的玻璃球,正要蹲在地上,自个弹着玩。 突然瞧见那四只猫,瞬间起身扑了过去。 吓的小黑,小白,小花,小金,四下乱窜。 吴月梅急忙制止,她知道儿子马小军有多淘,要是逮住那几只猫,估计能给折腾死,出声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