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慢一点 (第3/3页)
友和王民生几个副厂长,一直帮我盯着生产方面,我这个正厂长,一天到晚也不怎么忙。”
徐晓雅和嫂子静红、秀娟、爱倩从厨房洗碗碗筷出来,把挽起的衣袖翻下去,坐在炕沿上,朝自个二哥道: “二哥,大哥前两年把五分厂都摆顺了,你这才接手没半年时间,能有啥事啊。” 徐爱国憨笑一声,没向meimei做任何辩解。 晓雅说的确实有些道理,这一点,爱国心里知道。 但是,半年时间来,他在五分厂也并非是没有任何作为。 最起码,能维持住五分厂的效益,没有下滑,这已能显示出他的能力了。 像四分厂,正厂长没变动,还是周启华,奈何第一季度的效益,比去年可是降了不少。 总厂开会时,周启华挨了批评,委屈的要死。 就差尥蹶子不干了。 国家实行改开,影响还是挺大的。 以前轧钢厂的生产指标,那是跟着国家的任务要求走。 需要啥,生产啥,要多少,就生产多少,然后在总厂的安排下,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 可改开之后,除此之外,总厂还要求各个分厂,自己外出开拓市场。 周启华倒是像爱国一样,安排了人出去,可收效甚微,始终比不上五分厂。 徐庆跟弟弟meimei闲聊到八点半。 丰铭和秀娟要走,徐庆便推着自行车,跟着一块出了大院,朝东单菜市场的粮站过去。 夜色明亮,繁星满天,凉风一吹,令人说不出的惬意。 在这个年代,没有所谓的内卷,社会风气跟后世可不一样,没人是一味的想着钱奔。 当然,谁都喜欢钱,也想拥有。 可过日子不是只为了赚钱。 没钱的人,可能吃饭穿衣方面差一点,但下了班,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吃完饭,跟大院或胡同街坊一块闲聊。 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舒舒服服的,这才是光景,生活! 徐庆自行车骑的慢悠悠的,到了粮站后,把自行车推进里面停好,然后掏出身上的馒头,坐在椅子上,悠哉地喂那四只猫。 他可不想跟后世一样,过996的日子。 起得比鸡早,睡的比狗晚,钱是挣下了,人垮了。 图个啥? 有命挣没命花,被资本压榨,死了特么的墓地都买不起。 活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 干啥啊。 既然重生了,那就怎么舒服怎么来,怎么开心怎么来。 徐庆虽然晚上回大院时,听见三大爷要买齐大师的画作,他有些动心。 可并不着急。 齐大师的画作,啥时候闲下来再去买就是了呗。 就算买不到,也不碍事。 眼下他再缺钱,可那也是生意上缺。 家里的日子过的又不差。 不再是前些年没饭吃,没好衣裳穿。 该吃吃,该喝喝,媳妇、儿子、闺女,他养的起。 两个弟弟也成家,meimei今年出嫁。 哪怕是徐庆不弄其他,光靠开的粮站,也足够了。 并且,他还有一分为二的能力! 人活一世,急匆匆的走一遭,如走马观花一般,岂不是白活了? 慢一点,体会人生的美好才是正途。 转眼一早,徐庆清晨与meimei晓雅以及三虎子媳妇,美娟,四人忙了一会儿后,就清闲了下来。 这也是他为啥要从五分厂辞职的原因。 当厂长哪有自个开粮站舒坦。 没人管,一天就忙个早上和下午,其余时间,几乎全都闲着。 徐庆走出粮站,站在外面,看着街道上来往的行人,抬头望着湛蓝的天空,以及漂浮的白云,心情格外舒畅。 三虎子媳妇和美娟抬着一大袋子的小米走了出来,想趁着天儿好,把小米晒晒。 徐庆招呼了meimei晓雅一声,俩人也抬了一袋小米,堆放在粮站门口。 粮食忌讳的就是生虫,容易坏不说,再对外卖还得弄干净。 小半个月之后,徐庆才想着去买几副齐大师的画作。 早上在粮站跟meimei晓雅,与三虎子媳妇和美娟吃过早饭后,自行车都没骑,一个人就溜达着朝去百货大楼过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