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家有三小只_第四百三十四章 徐晓雅出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四章 徐晓雅出嫁 (第2/3页)

只得节衣缩食,省下钱来,好到时候有备无患,可以用钱来请人伺候他们。

    至于徐庆三兄弟,易中海早断了念想。

    他跟一大妈俩人,在徐庆一个人拉扯爱国和丰铭以及晓雅的时候,没主动伸手帮衬一把。

    最近这些年,他们两口子,想尽了法子,在大院里跟徐庆一大家子人拉近关系。

    但问题是,徐庆三兄弟始终对他俩客客气气的。

    易中海又不是傻子,知道无望,也只能打消那不切实际的幻想。

    大院众人,在后院看了一小会儿后,纷纷离开了。

    院里之前不是没电视机,第一台彩电就是徐庆买的。

    自行车和缝纫机,院里好几家都有。

    并不是啥稀罕物。

    也就是今天,徐爱国和爱倩他们买回来三大件,一下把众人惊住了。

    又听是徐庆和爱国,丰铭,给徐晓雅陪嫁的。

    众人便站在后院多看了一会儿。

    再加上,临近中午饭点。

    众人也不好意思继续呆在徐庆屋里。

    贾张氏和秦淮茹带着小当和槐花走出徐庆屋门时,小当嚷嚷道:

    “妈,我出嫁的时候,咱家也得给我陪嫁一台电视机,彩电我不要求,黑白的就成。”

    秦淮茹点头嗯了一声,什么都没说。

    贾张氏则扭头朝小当白了一眼,悄声厉色道:

    “死丫头,你哥都还没结婚,你却想着出嫁要电视,等哥结婚后再说。”

    小当撇着嘴,朝自个奶奶哼了一声,转身拉着meimei槐花,姐妹俩人,先一步走了。

    徐庆与二弟爱国,送众人离开后,在屋门外稍站了片刻,才转身回了屋。

    下午的天气,秋高气爽。

    天湛蓝,刮着风,使得一片云都瞧不见。

    徐庆这会儿不忙,抽着烟,在院里等着三弟丰铭将乡下的爷爷奶奶接回城。

    然而,直到夜幕漆黑,他也没等到三弟回来。

    转过天下午,才见到丰铭将爷爷奶奶和二爸,三姑,四姑接进城。

    原来昨天,二爸跟两个姑姑忙着秋收,忙到今儿,才算抽出空。

    徐庆对此没说啥,农村这时候的确很忙。

    二爸他们能撂下没忙完的农活进城,参加meimei出嫁,已很不容易了。

    不过徐广进跟徐雪梅和徐雪红,心里虽然还惦记着地里的活儿,可脸上挂着笑容。

    侄女结婚,这对他们来说,是喜事。

    地里再忙,又不是家里没人干。

    顶多就是少人手,干的慢一些而已。

    晚上,徐庆和爷爷奶奶以及弟弟meimei,媳妇,二爸,两个姑姑.一块吃过晚饭,坐在屋里聊着天。

    徐广进难得一改往年的沉闷,抽着用报纸卷的大炮,主动说道:

    “去年咱们国家改开,咱们公社也把土地改了,家家户户都分了地,按着人头,谁都有。”

    徐庆听着二爸的话,点了点头。

    这事他知道,报纸和电视、广播里都有说。

    八月初的时候,他有下乡收粮,也听公社说过。

    只是那时,他忙着收粮,没时间回村里看望他们,在自家公社忙完就跟二麻子去了隔壁公社。

    此刻徐庆抽着烟,向徐广进问道:

    “二爸,你家分了几亩地?”

    徐广进深凹的眼窝里迸射出精光,因cao劳而憔悴的脸上露出喜色道:

    “六亩三分,你爷爷跟你奶奶他们也有两亩二。”

    徐庆嗯了一声,脑海中盘算了一下,觉得不算少。

    随之又问了三姑和四姑家里分了多少。

    徐雪红和徐雪梅俩人,脸上也同样满面笑容。

    “我家七亩六。”

    “我家人多,九亩。”

    徐庆笑着道:“二爸,三姑,四姑,这以后你们种地就是自家的,种的麦子和玉米,除了要给国家交的,剩下的可就都是你们自己的了。”

    徐广进点头道:“是啊,以前是公社里的人一块种,生产队安排,往后各家种各家的。”

    徐庆见二爸说完,才说道:

    “二爸,三姑,四姑,我今年开了粮站,三月份我有写信回去,你们种的粮食,从今往后,我回乡里收,到时候你们别拉着粮去乡里再磨面,全都交给我,我拉回城,用我库房那边的大机器一磨,完事直接送白面和棒子面回去给你们。”

    徐广进和徐雪红,徐雪梅,三人同时看向徐庆,惊讶道:

    “小庆,你粮站可以自己磨面了?”

    徐庆笑着点头道:“嗯,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