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五章 要不今年先弄辆摩托车骑? (第3/3页)
ass='gcontent2'> 徐庆和静红应了一声,扶着奶奶坐到炕上,这才洗手吃饭。 昨天爷爷和奶奶没跟着二爸他们回去。 打算留在城里帮徐庆和爱国两家带孩子。 这正中了徐庆兄弟三人的下怀。 两位老人年纪大了,该享福了。 一直住在乡下,不是回事。 况且乡下各方面条件差,生个病啥的,从村里去镇上的诊所,路远的要命,一点不方便。 住在城里,有个感冒发烧啥的,徐庆和爱国,丰铭,一下就能送去医院看病。 尤其是咳嗽多年的爷爷,身子骨越来越差。 就靠二爸和姑姑她们在村里照看,压根不成。 而爷爷跟奶奶,在徐庆昨晚的安排下,住在了自家隔壁的小屋里。 也就是徐晓雅以前一直住的小屋。 徐庆和静红吃过晚饭,将碗筷收拾进厨房,清洗干净后,返回前屋,坐在热炕上陪着爷爷和奶奶聊天。 爱国和爱倩没带儿子过来,今晚上他们家来了爱倩单位的同事,他们正忙着招待。 也就爱国抽空过来大哥徐庆这边,转了一圈。 见大哥和大嫂回来了,稍坐了一会儿,听见爱倩叫他,就又回去了。 徐庆之前带着二弟和三弟在后院里搭建的两间房子。 至今还是爱国和爱倩住一间,保姆冯婶住一间。 大院老太太去世留给徐庆的小屋,徐庆还一直租给棒梗住。 每个月依旧两三块钱的租金,没变过。 而刘海中二儿子刘光天搭建的房子,刘光顾搬出大院后,就闲置了下来。 大院里现在空的房子,算起来,有好几间。 前院里,三大爷阎埠贵一家子人独占前院,阎解放和阎解娣结婚后,住在外面。 只有阎解成和于莉两口子,跟三大爷和三大妈两家人住前院。 光前院就有三间空房子。 中院里,傻柱家的小屋,自从雨水出嫁后,就没怎么住过人。 雨水一家逢年过节,回院里看望傻柱时,偶尔住一下。 后院,二大爷刘海中家有一间,去世的老太太主屋也空着没人搬进去。 说起来,老太太过世并没几年时间。 可已经是物是人非了。 晚上刚十点二十,爷爷跟奶奶就去隔壁小屋睡觉去了。 徐庆和静红在儿子鸿志和闺女巧馨睡着后,熄灯躺在炕上,悄声说起了吴月梅即将生二胎的事情。 昨天晓雅出嫁,马解放忙着在医院照顾媳妇月梅,就来转了一趟,喝了喜酒赶紧走了。 吴月梅的预产期就在这几天。 前些日子,忙着给meimei筹备婚礼的事情,俩人都没顾得上去医院。 徐庆枕着荞麦皮的枕头,盖着棉被,望着漆黑的屋顶,搂着静红道: “明天中午你买些水果,上医院一趟。看一下解放和月梅那边,有啥需要咱家帮忙的。” 马静红偎依在徐庆怀中,轻轻地点了点头。 徐庆继续悄声说道:“这周周末,咱们再和爱国、丰铭,去晓雅那边一下。” 马静红嗯了一声,示意赞成。 小姑子嫁人了,她当嫂子的,自然要去看望一下。 免得小姑子刚嫁过去,就遭欺负。 转过天一早,徐庆穿好衣服,独自一人,趁着刚发亮的天色,就推着自行车,静悄悄地出了大院。 入秋的清晨,凉意比夜间似乎还浓,自行车把不戴手套攥着,如同捏了两块冰。 马静红则是和爱国,爱倩,三人吃了冯婶做的早饭,才骑车带着儿子,送去红星小学,然后调转车头,朝东单的自家粮站过去。 以前鸿志刚上学那会儿,年纪小,阎埠贵能用他的自行车带着鸿志和于莉的闺女妞妞,俩孩子一块到学校。 可鸿志长大了,再跟于莉闺女同坐在阎埠贵的自行车后座上,静红觉得不大合适。 就自个送。 她不再用去文工团上班,也就不用一直劳烦三大爷。 中午时,马静红按照昨天和徐庆说的,离开粮站。 让三虎子媳妇和美娟,还有二麻子盯着,她则骑车在街上买了些水果,然后朝医院过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