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家有三小只_第四百四十三章 那我meimei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三章 那我meimei呢? (第1/3页)

    第444章那我meimei呢?

    忙了一整天,徐庆和弟弟meimei,以及媳妇静红,弟媳妇爱倩,秀娟,还有妹夫刘建军,一回到大院。

    保姆冯婶和徐庆的爷爷奶奶,就将晚饭从厨房拾掇到前屋。

    徐鸿志也帮忙。

    周末他不用去上学,今天也没跟着徐庆和静红去粮站。

    他个头蹿的不算快,同龄孩子中,处于中间段儿。

    粮站人少时,徐庆会带过去,但今天搞抽奖活动。

    徐庆早上和静红就让他留在家里写完作业,陪着爷爷奶奶照顾巧馨和鸿福。

    家里眼下鸿志能做的事情不多,生火倒是会,不过有保姆冯婶,倒用不着他。

    但他还是在厨房的灶台跟前,从下午五点一直蹲到刚才。

    徐鸿志已十岁,在农村,这个年纪的同龄孩子都扛着锄头帮家里下地干活,做家务了。

    也就是城里没地种,家里的家务活儿,有大人和老人的,他们料理,没多少事情,需要让孩子干。

    导致像徐鸿志这般年纪,住在城里的,能比农村的孩子清闲一些。

    不过徐鸿志倒也懂事,从小徐庆和静红没少管教。

    太爷爷让他坐在厨房的灶台前烧火,调皮归调皮,却乖乖顺从,没拒绝。

    两位老人见到三个孙子和孙女,连同孙媳妇和孙女婿都回来了。

    一边招呼,一边往洗脸盆里倒着热水道:

    “你们累了一天,饿坏了吧,快洗洗赶紧吃饭。”

    奶奶在冯婶的帮忙下,蒸了一大锅rou卷,又香又软,香味扑鼻。

    这是她的拿手活儿。

    对于农村来说,一年当中能吃上rou卷的日子,是屈指可数。

    城里不一样。

    城里的rou类供应,比农村多。

    农村的猪、羊,养大后,多数由公社送进城,成为城里人餐桌上的荤腥。

    徐庆现在家里日子好过,粮站生意红火,光景在大院来说,都在其他家前头。

    而且弟弟meimei相继成了家,都各自挣钱。

    徐庆作为大哥,不用再为他们cao心。

    吃rou也自然没十多年前那么艰难。

    爷爷奶奶留在城里,他隔三差五就让冯婶买rou回家。

    爱国和爱倩从以前租住的独院,搬回来后,跟着大哥大嫂一块吃饭。

    至于他们俩的粮票,rou票,什么的,都交给嫂子静红。

    保姆冯婶平时买菜啥的,由静红再给。

    而徐丰铭和唐秀娟,还住在外面,每周只有周末这天回大院。

    此时丰铭连围巾都没摘,一进屋看到奶奶蒸的大rou卷,手没洗,戴在双手上的手套也没摘,迫不及待地就抓起一个rou卷,大口咬了起来。

    一边嚼,一边道:

    “奶奶,您蒸的rou卷,还是那么好吃!”

    老人看着小孙子喜欢吃,爬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开心。

    不忍心责备,只轻声道:

    “等下再吃,先和你媳妇去洗手。”

    徐丰铭捏着rou卷,坐在热炕上,看向奶奶呲牙笑道:

    “不急,我大哥他们先洗,我和秀娟,我们俩待会再洗。”

    而这时,爱国和爱倩,带着meimei晓雅和妹夫建军,回了他们家去洗手洗脸。

    徐庆住的主屋只有两个洗脸盆。

    八个人一起回来,两个洗脸盆压根不够用的。

    爱国和爱倩,这几年住在当年大哥带着他和丰铭与meimei,一块在后院院搭建的房子里。

    保姆冯婶每天都帮着收拾屋子,热水啥的都看着搞,便分成两拨,两边洗漱。

    徐晓雅出嫁后,一个月和刘建军回大院一次。

    在二哥爱国屋里洗过脸后,就和二哥二嫂,一起到大哥住的主屋吃饭。

    一大家子人,坐桌子是坐不下的,屋里凳子是不少,可梨花木的八仙桌,十来号人,挤不下。

    徐巧馨和徐鸿福都还小,静红和爱倩还得照顾。

    又是冬季,没坐在热炕上吃饭来的舒坦。

    因此,一大家人,就围坐在热炕上吃晚饭。

    保姆冯婶一向是跟着徐庆一块吃的。

    徐庆让她不用见外。

    这年头,没有城里人跟农村人那么叫的。

    进了城就是城里人。

    徐鸿志也拿冯婶一直叫奶奶。

    徐丰铭今天才知道大哥买了摩托车一事,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