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九章 这才是个爷们该有的样儿! (第2/3页)
。 可她们俩还小,连出嫁都没,哪能体会到自个母亲心里的煎熬。 而秦京茹,只管自个,对于表姐的事,很少提及。 秦淮茹只能把一切苦难,在深夜的时候,含着泪水咽进肚子。 好在她总归是将三个孩子全都养育成人。 做到了一个母亲该做的事情。 这其中的心酸如何,秦淮茹憔悴的脸上就能体现出来。 她的年纪还没到三十五,可模样已经像快四十出头。 跟同龄显年轻的人站在一起,简直老了能有十岁。 乌黑的头发已能瞧见有发白了,脸上的皱纹也隐约爬了不少。 不过秦淮茹总算是熬出来了。 此时她听见自个婆婆的埋怨,牢sao。 一个字都没说,也不想说。 贾东旭就算活着,能不能比得上徐庆她不清楚。 但是徐庆一家的日子,她家肯定是撵不上的。 徐庆两个弟弟,爱国接了大哥的班,当了五分厂厂长。 丰铭自个在五金厂,据说当主任当的很是了得。 而徐庆开粮站,生意做的红红火火。 人家兄弟三个,事业上都各有成就。 而且关系还融洽。 大院里的三大爷和二大爷,儿子也不少。 阎解成同样是当大哥的,与刘海中的大儿子,俩人加一块,连徐庆家光景的一半都不如。 贾东旭没死,她顶多不用太辛苦罢了。 至于家里的光景,想要撵上徐庆一家,怕是下辈子都没可能。 秦淮茹想到这,扭头朝窗外望去。 尽管隔着窗帘什么都瞧不见,但听见徐庆和傻柱在院里隐约的说话声。 心绪说不出的纷杂。 她没静红那么好的命,静红嫁给徐庆,是嫁进大院她们这些女人当中,最幸福的。 这些年没遭过一丁点的罪不说。 吃得好,穿得好,晚上还有男人疼。 国庆之前,徐晓雅没出嫁,一直陪着。 想要找人说话,都不用跑别人家里去。 而她呢,五年之前,吃饭都还是问题。 哪敢奢望吃好,能顿顿有棒子面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穿着上,一年四季,几乎全靠厂里的工服对付。 像样的衣服都没两件。 而静红,早都骑上了徐庆给买的女士自行车,一两个月就换一身好看的衣裳,院里谁不羡慕。 于莉和秦京茹,她们男人倒是都在,可能怎样? 比不上就是比不上。 于莉背后地里没少议论,但归根结底,还不是眼红静红。 只是,大院的女人,谁不眼红呢? 哪个女人不喜欢穿好看点,不喜欢能有自己的自行车。 秦淮茹眼红,却知道她这辈子是没静红那个福分。 将思绪收回,秦淮茹望着挂在屋顶上的灯泡,心中说不出的五味陈杂。 而这会儿。 徐庆和傻柱在中院也聊完了,中院瞬间没了人。 傻柱哆嗦着身子跑回了他自个屋里。 徐庆则推车摩托车,朝后院回去。 清晨一早。 徐庆出门时,推着好些天都没动的自行车朝大院外走,摩托车就放在屋门口,让傻柱拿去用。 昨晚上说好的,徐庆自不会食言。 经过前院,徐庆总算是见着三大爷了。 一连几天没见着人,徐庆停下自行车打了声招呼。 “三大爷,感冒好了啊?” 阎埠贵情绪低迷,嗯了一声,转身回了屋。 徐庆耸了耸肩,知道阎埠贵这位三大爷,因阎解成兄弟三人前几日的争吵,心里的坎还没过去,便推着自行车,继续朝大院外的胡同走。 胡同里这会儿没一个人,静的没一点声响。 徐庆是第一个从大院出来的,迈腿跨过横梁,骑着自行车,就慢悠悠地朝胡同口出去。 拐上街后,人就多了。 街上行人来来往往,刚上班的学徒工,毛头小子,一个个自行车蹬的飞快,眨眼间就从徐庆身边驶过。 买早点的小商贩,一如既往的在大早上吆喝。 崭新一天的序幕,就这样缓缓地拉开。 徐庆到粮站后,开门,生炉子、烧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