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家有三小只_第四百八十四章 事儿很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四章 事儿很多 (第1/2页)

    第485章事儿很多

    一夜过去。

    清晨,五点半左右,徐庆听见了鸡叫声。

    睁开眼朝窗户瞧了一眼,见屋外天色才即将发亮,身子一拧,枕着荞麦皮枕头,又沉沉睡着了。

    他跟二麻子住在二爸徐广进家朝南最左边的一间屋里。

    徐广进家的院中,不算那棚子,有四间房,东边两间用来放杂物,朝南两间,则用来住人。

    但是,徐广进跟李桂花醒了,徐广进披着长袖蓝布外套,在蒙蒙亮的晨光中,抄起扁担,去村里的水井挑水去了。

    村里大多数人这时候也都陆续从家里出来,扛着锄头,下地干活。

    一担水倒进厨房水瓮,徐广进又出门挑了一担,倒进院里棚下的水槽中,饮黄牛。

    这时,如炭火一般艳红的旭日,从东边山头冒出身姿,照耀着宁静乡村。

    村里的男人不少已到自家地里干活好一阵了。

    徐广进跟李桂霞俩人,起的很早,却谁都没一早去地里忙活。

    而是呆在家为侄子徐庆和二麻子张罗早饭。

    今天,徐庆跟二麻子要去其他村子收猪,他们做长辈的,得让侄子填饱肚子再走。

    七点半左右,徐庆和二麻子才睡醒。

    徐庆穿好衣服一出门,就看到二爸坐在院里用土砖砌的灶台前烧火。

    二妈拎着暖壶正用铜勺将滚开的开水往里面灌。

    一旁石板上,还放了三个黑陶老碗,冒着热气,散出浓郁的鸡蛋香味。

    徐庆把衣服扣子全都系好,喊了一声:“二爸,二妈,你们起的可真早。”

    徐广进转身瞧见徐庆,脸上露出笑道:“醒啦?”

    徐庆嗯了一声。

    李桂霞把开水灌满暖壶,一拧身子,一边拎着暖壶朝屋里放回,一边对徐庆道:

    “小庆,你那个朋友睡醒了没?二妈我给你和二爸,还有你那个朋友,一人冲了一碗鸡蛋汤,你快把你朋友叫出来。”

    徐庆摆手道:“二妈,我跟麻子哥,我们俩不用喝那个,你跟我二爸平时每天地里干活,你们的身子才需要多补补,鸡蛋汤你们喝吧,我俩就算了。”

    李桂霞笑着责备道:“你这孩子,难得回村里一趟,乡下不比你们在城里,你们身子骨哪能受得了,听话,喝完鸡蛋汤,你们两个再回屋里歇着,早饭好了,我让你二爸叫你们。”

    李桂花说完,把徐庆往灶台旁边的石板跟前轻轻推了一下。

    这会儿,二麻子揉着惺忪睡眼,迈步走出屋,看到李桂霞正要回隔壁屋里,张嘴打着招呼道:

    “婶子,早啊。”

    李桂霞停下脚步,脸上露着笑道:“睡的还行吗?”

    没等二麻子回应,紧着道:“您快去跟小庆喝鸡蛋汤,刚沏的。”

    二麻子顿时有些不好意思,昨天他一来,就被热情招待,又是倒茶,又是切西瓜,做午饭,晚上还特意煮花生,一早就又冲了鸡蛋汤。

    二麻子虽然不是薄脸皮的人,可被如此热情招待,连忙道谢道:

    “婶子,麻烦您了!”

    李桂霞笑盈盈道:“您跟小庆是朋友,来到了我们家,就跟回自个家一样,用不着见外。”

    李桂霞转身回了屋,二麻子只好挠着头,走到徐庆跟前,喝了一碗鸡蛋汤。

    天色越来越明,气温也随之缓缓爬升。

    徐庆和二麻子吃完早饭,推着摩托车从二爸家离开时,是刚早上九点钟。

    这时候,太阳照耀的整个村子开始燥热起来。

    村里早早扛着农具,牵着骡子,牛,驴等牲畜的村民,见徐广进与李桂霞两口子,带着两个儿子,以及儿媳送徐庆与二麻子出村,便没着急回家吃饭,跟着一同目送。

    徐庆的摩托车落在村里年轻人眼中,那是比自行车更高级的交通工具。

    比公社笨重的拖拉机也更轻巧。

    而整个公社,要是徐庆没骑摩托车回来,他们压根无法亲眼见到。

    就算是跑去县城也寻不见一辆。

    这年头,改开是改开,可农村从大环境上来说,还是没多大变化。

    毕竟四九城现如今摩托车都没多少辆。

    乡下自是不用多想了。

    一方面是摩托车过于贵重,城里也不是人人都买得起,乡下人,一年到头,拼死拼活连一百块都挣不下,就更不敢奢望。

    其实昨晚上,村里不少人上徐广进家,都见过了徐庆的摩托车。

    可那时候天黑,瞧不真切,此时看到,还是觉得稀罕。

    毕竟整个村里,有自行车的人家也是屈指可数。

    大几百块的摩托车,一辆抵得上好几辆自行车,自然是令他们眼红,羡慕,嫉妒。

    不管男女老少,目光都有意无意地看向徐庆身下的摩托,心中暗暗感慨。

    徐庆真是出息,前几年当官,做到厂长,手底下管上千号人,出门坐汽车,还有司机,比公社都牛。

    去年又在城里开粮站,今年办rou联厂,当官一把好手,做生意也做的很大。

    所有人的心头都萌生出一个想法――老徐家的祖坟,绝对冒青烟了!

    到徐庆这辈,竟能出徐庆这么厉害的子孙,不得了啊!

    跟徐庆同族的村里老人,暗下决心,今年得好好祭拜先人,让祖先保佑,自家也能出几个光宗耀祖的人。

    徐建国和徐庆军送徐庆和二麻子出村,走了好远,俩人才折返回去。

    而村口,不少人跟徐广进和李桂霞两口子,还在叨念徐庆。

    不管怎么说,徐庆可是村里的骄傲。

    整个公社,没人不知道他们村出了个有本事的人。

    尽管徐庆户口并不在村子里,但村里人对外说起,嘴里提的还是徐庆。

    而徐庆,人很少回来,但整个公社的人,却都听说过他。

    徐庆和二麻子骑着摩托车,沿着土路行了十多分钟,就到了隔壁村的地界。

    他在自家村里收了六头猪,但压根不够,他还得继续收。

    收粮是不用愁,乡下家家户户都种麦子、玉米,收起来不是难事。

    但国家刚改开,收猪可没那么容易。

    到隔壁村,徐庆与二麻子找人打听出村支书的家,直接就骑着摩托车过去。

    这是他为啥前些日子,人还在城里时,要给公社打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