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不亏就是赚 (第2/3页)
着阎解成脑门,咬牙切齿地骂了一句。 随之,整个人像泄气的皮球一样,蔫儿了下来。 她实在想不出还有啥法子,该找谁能让徐庆消气。 “那你说怎么办?咱们身上的处分,总不能就这么背着吧。” 于莉没了盛气凌人的强势,看向阎解成问道。 阎解成伸手挠头,手指由头发滑到脖颈,冥思苦想起来。 但他不是有主见的人,哪能想到什么好办法。 半响才憋出一句,“媳妇,我看这事就这么着吧,反正你跟我在厂里这些年,工级都升到四级了,咱俩每个月合起来,能挣八九十,又不少。 再说,我提干这一两年本来就没啥希望,背处分就背处分呗,有啥大不了的,你在你车间,不是也提干没啥希望,干脆就这样算了,省的再闹出其他麻烦。” 无计可施的于莉,钻在被窝,见自个男人一点上进心都没有,净说些丧气话,心头暗暗叹息一声。 她是不愿意让身上有处分,只是她已经黔驴技穷,一丁点儿主意都没了。 刚才想的从厂里找徐庆师父和徐庆老丈人,又被阎解成否决。 拧身将荞麦皮的枕头,用手放好后,看了一眼熟睡的闺女,便躺在一旁,闭上双眼睡去。 夜静悄悄,黑沉沉,没光亮,没声响。 大院陷入在秋夜的宁静当中,悄无声息。 一夜过去,清早,徐庆从后院自家屋里穿戴整齐地走出屋,在晨光熹微下,瞧见院里的墙根附近覆了薄薄一层白霜。 十月多的天儿,可见是真冷起来了。 屋门口停放的摩托车和自行车,摸起来也是冰冷刺骨。 徐庆穿着黑色皮夹克,等媳妇静红出来后,俩人便一同推着摩托车和自行车,朝大院外出去。 徐鸿志上学,他自个如今可以独自去,院里不再是只有鸿志和于莉闺女妞妞两个孩子,还有刘光天和刘光福的儿女。 小孩一多,就能结伴,徐庆从后半年开始,几乎很少再送儿子上学。 昨天是送了一次,下雨嘛,走路过去,总归是不方便。 今天一早徐庆就见了霜,知道是个大晴天,便离出后院前,和静红给早起的冯婶说道了一声,等会儿记得叫一下儿子鸿志起床上学。 随后俩人穿过寂静的中院和前院,一出大院,在胡同里各自骑着车,到胡同口分别。 静红去东单粮站。 徐庆早起是赶去郊外rou联厂。 昨儿下午,二麻子用乡下公社给他打了电话,说最近几天收的粮食和黑猪,今天能拉回城了。 他早点到库房和rou联厂得看着安排工人等着卸车。 库房粮食收了不少,比去年还多点。 rou联厂的黑猪,倒是依旧每回只能拉几头回来。 不过也还行,加上能从郊区的几个养殖场购猪。 维持目前的运转没啥问题。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城里很多年初开设的个人粮站,经过半年时间,陆续倒闭了不少。 徐庆有一份为二能力,通过帮国家代售粮食,以及自己下乡收粮,然后加工售卖,依然能盈利颇丰。 但其余的,则只能赚取微薄利润。 有头脑的,能勉强养家糊口。 不会经营打理的,只能关门歇业,另谋生计。 没法子,一下涌的人太多,个人粮站满城遍地开花,想分一杯羹,哪能容易。 像60、70年,徐庆没想过赚钱,因为压根没可能赚到。 而且国家也不允许投机倒把。 大多数人都跟他一样,安安稳稳地在单位或厂里上班。 但现在,局势大变,形势上今非昔比。 另外,国家跟国外不断建交,国内与国际逐步接轨。 在这跑步到来的80年,尤其是刚改开之际,国内各方面的物资匮乏局势,仍未得到大幅度缓解,能想着做生意的人,即便是一开始没干出名堂,但绝对不会过穷日子。 观望的人自是依旧大有人在,但局势渐渐的明朗起来。 国外的东西,又不断涌进国内。 今年国家发行的外汇卷,只要能弄到,国外的东西,国人也可以随便购买。 经济的大方向如何? 明眼人是能瞧明白的。 当然,这跟学历没多大关系,靠的是眼光,眼力! 许大茂初中没毕业,这两年就捣腾小玩意,挣的钱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