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家有三小只_第五百二十四章 雪天盘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四章 雪天盘账 (第1/3页)

    第525章雪天盘账

    办公室内的炉子里,柴禾烧成火红的木炭,劈啪作响。

    二麻子裹着军大衣,斜躺着小憩。

    徐庆端起茶缸,喝了两口热茶后。将烟一掐,心中思绪纷杂。

    下了雪,再让二麻子下乡去收猪,怕是不容易了。

    乡下的道路本来就不太好走,再加上这雪,更是让人寸步难行。

    除非往后遇着好天,路上的雪消融,地面也晒干,才能再去。

    只不过,这样一来,收猪上就要耽误不少时间。

    但这是没法子的事情。

    即便是在后世,国内经济已发展的相当不错,可有些地方的农村道路,没经过水泥铺面,不管是走路还是开车,都仍要小心翼翼。

    而在这年头,乡下路面几乎全都是土路,就更加困难了。

    好在饲养车间内的猪,还有三十多头,撑上一段时间,还是可以的。

    徐庆之前没着急忙活地拓展猪rou的销售渠道。

    一方面是因为养猪的人少,收猪是个难题。

    另一方面,也是提早就考虑到了入冬之后的情况。

    眼下只供应红星轧钢三厂和五厂,两个厂子,每天出六百斤猪rou,大钱是一下挣不上,但能保持rou联厂的正常运转,不至于说,猪rou供给上出现问题。

    像城里国营的几个rou联厂,背靠国家,经营出现状况,就算是关停一段时间,也无所谓。

    反正有国家兜底,怎么着都成。

    但徐庆自个开的rou联厂,是私营性质,个人厂子。

    哪敢随便关门歇业。

    一旦关停,想要再重新运转起来,那耗费的成本可就大了。

    再者,他就靠rou联厂和粮站维持生计,养家糊口。

    手底下雇了一大帮人,全都指望着他吃饭。

    更是不敢跟国营的rou联厂比。

    坐在办公桌前,徐庆将这几个月的账目,仔细盘点了一下。

    粮站的营收不错,每个月最少能赚小一千。

    抛去各项开支和成本,平均下来,还能盈余四百多块。

    相比去年,是少了些。

    但问题是,去年入冬之后,他就停止了让粮站库房那边加工粮食。

    而今年,直到现在,粮站库房那边,老吴带着人还在开动机器,加工白面和棒子面。

    光粮站库房雇的那群工人,每月工资都要大几百块,自然盈余上就看起来没多少了。

    但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东单粮站的粮食,几乎没帮国家代售多少,全是自家库房加工的。

    实则细算下来,比起去年,粮站赚的钱要多。

    只是账面上一时间无法体现出来。

    rou联厂是没怎么挣钱,每个月各项支出一抛,只能说略有盈余,也就三百多的净利润。

    只不过两边一加,徐庆每个月能赚七百多块。

    比起在厂里上班,当厂长,可强了太多。

    一个国营厂子的厂长,不管效益好不好,每月到头,拿的是固定工资。

    连徐庆的一半都比不上。

    这也是为啥很多人,在去年观望一整年后,今年按耐不住,选择经商的缘故。

    国营厂子,干多干少,都一样。

    反正饿不着,穷不了。

    当然,也富不了。

    可自谋生计,那就不一样了。

    爱国当红星轧钢厂的五分厂一把手,权力不小,待遇也好,但小半年时间的工资,也没当大哥的徐庆高。

    只不过,徐庆虽然每月挣的不少,但眼下,他手头却没多少钱。

    主要是今年摊的本钱多。

    家里前几年攒的积蓄,为了开办rou联厂,全都花光。

    七月多的时候,他跟二麻子下乡,既要收猪,又要收粮食。

    还借了不少钱。

    虽说其中一部分是大院的人主动借的。

    可总归还是得给还不是。

    剩余的是老丈人和小舅子,以及二弟,三弟,meimei,几家凑的。

    这些日子,他给大院一大爷易中海,还了一千,三大爷那边的一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