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3章 太后:我传你驭夫之道 (第2/3页)
天下女子虽多,美女所多,但是哪一个能够比咱老吴娇妻更美? 这些年的双休,再有年岁增长,秦可卿比以往更加娇美,吴发都恋恋不舍,被牢牢的拴住了心,出征在外,在彼得堡的时候,厄罗斯仨黄,奉上那么多的厄罗斯美女,老吴都没有动一个... 咱老吴,可是有原则的。 额... 王熙凤那次不算,咱老吴也是迫于情况救人,才会化身孟德。 咱老吴最恨孟德兄这种人,岂能做孟德? 既然做了一次孟德,也不知道王熙凤如何了? 正在胡思乱想,这个时候炮声停止,声乐停止,庆元帝朗声道:“正值初冬时节,齐聚于此,诸君共迎大晋功臣归京,如今天下士子汇聚,北平郡王以武事扬我大晋国威,开疆拓土,文人雅士,当以诗词歌赋颂我大晋盛世,文武相得益彰,才是一桩美事...” 瞧瞧,读过书的说话就是好听。 吴发微微低头,脸上神情古怪。 皇帝陛下,这是想要青史留名,故而让文人士子,歌颂如今的大晋,歌颂他这个北平郡王的丰功伟绩,其实本质上,就是歌颂他这个皇帝啊。 谁都不傻,这个时候歌颂他这个王爵做什么? “来人...” 庆元帝兴致很浓,吴发为主将开疆拓土,但是自古以来,功在皇帝,其次在将。吴发立下如此功勋,他这个皇帝绝对名垂青史。 吴发所立下的功勋,历朝历代,数千年来,没有哪一个皇朝能够拥有如此功勋。 纵使当年蒙元时期,也没有将国界定在乌拉尔山乌拉尔河,还有咸海之西...泼天之功形容都不为过。 所以,庆元帝很是兴奋:“备桌案,今日诗词但有可以录入传世之作者,纵使只是一介白身,也可赐下六部郎中之职,赐以进士出身。” “哗...” 如此赏赐... 一刹那间,喧哗四起。 之前他们都知道,皇帝想要借以北平郡王凯旋之事,歌颂如此泼天之功,歌颂这个时代,这个皇帝的伟大。 正所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书生士子,监生等等,读书为了什么? 为了功名利禄,谁敢说自己读书只是为了陶冶情cao,只是为了丰富知识,而不是为了功名利禄? 自古读书,就是寻求一个进阶之资。 是以,往日无论如何的骄傲的文生,都汇聚到了这里。要是能够写出传世之作,必然可以入得皇帝之眼,哪怕不能,也能被一些权贵看到,也是一种自我名声传播的途径。m. 现在... 只要有了传世之作,就可以获得郎中职位,可以赐以进士出身...郎中,可是正五品! 每一科科举,时隔三年一次,就算是状元,也顶多就是一部主事。 甚至会被下方地方为官,也只是一个县官,正七品。 如今的诗词盛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超越了科举之路! 十年寒窗为了什么? 功名啊! “陛下万岁!” 书生士子,那些监生一个个兴奋不已。 山呼万岁中,庆元帝眉眼之间都是振奋,这一招果然...收获无数人心! 太上皇抚须而笑,皇帝这一招,很好,很不错。 一张张低矮的桌案被抬上来,皇帝准备的还是很充分的,足足上百个矮几,矮几旁放着蒲团。矮几上也放着文房四宝,只要你有诗词,就可以上去书写。 “陛下...” 这个时候,跪着的那个监生开口了,声音有些颤抖。 初冬时节的天气已经很冷,长时间跪在地上,导致他体内热量流失过多,浑身颤抖:“臣...可不可以参加...” 这个监生是一个举人,举人已经有了功名,不再是白身,所以他们自称为臣。 “嗯?” 监生这一开口,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目光。 他们这才想起,刚才这个书生嘲讽北平郡王军功,以皇帝歌颂北平郡王之功为不耻,甚至...以武功之事,不如文士有用的言论,激怒了庆元帝。 这一直跪着,被人忘记了,现在他主动开口,是想要皇帝判他有罪吗? 这不是找死? 要是陛下把你忘了,到时候你灰溜溜离开就是。 你这不是主动站出来告诉皇帝陛下:快惩罚我? 惹怒了陛下,得罪了北平郡王,还想着参加诗词之事? 反复无常的小人! 还是一个傻子,没有看清楚形势啊。 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多么恶心人? 很多书生很是不屑这种监生这种人,读书人也要堂堂正正,之前既然有了自己的观点,就要坚持下去,现在,之前如此不屑,现在主动参加? 你的观点呢? 你的观念呢? “小人!” 四周有人小声骂了几句:“反复无常!jianian诈!” 这个监生仿佛没听到,他本是受恩于北平郡王府,这一次北平郡王妃致信于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