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莽夫_第352章 婚姻引起来的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2章 婚姻引起来的事 (第2/3页)

上皇敬畏太多,不愿独自面对。

    整个朝堂的朝臣,都去劝谏...到时候就算是太上皇,也要退避三分。

    这也是为什么,这件事情没有朝堂宣布的缘故。

    “首辅大人可直接前往太上皇必经之路上,我等去联络朝臣还有勋贵武将。”

    ......

    “上皇...”

    一个胡同里,太上皇带着郑宜乾,身边跟着几个常服打扮的锦衣卫,其中一个锦衣卫单膝跪地:“果然如上皇所料,杨清臣为首,联络满朝文武,意欲在上皇必经之路上进谏。”

    “嘿...”

    太上皇冷笑一声:“好一招法不责众,以此表达忠心,我不会治罪他们,他们是真的忠心吗?”

    “祖父,既然知道他们不怀好意,未必忠心朝廷,为何还要用他们?”

    这一点郑宜乾不解,他虽然已经接触朝政,但是有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未必就能够看的清楚:“堂堂大晋朝堂,容有jianian臣立足之地,那就是朝廷...”

    昏庸。

    终究还是因为他自己的父皇就是皇帝,皇祖父就是太上皇,朝堂臣子历经两朝,要是说朝廷昏庸,那就是说他自己的父皇还有皇祖父昏庸。

    “老四...”

    太上皇脸色肃然起来:“你要记住,任何的朝代,每一个朝代不同的皇帝朝廷,都不可能所有的臣子都是忠臣,没有jianian臣。只是有的人擅长利用忠jianian,因为每一个皇帝当朝,朝廷里都会出现忠jianian,纵然jianian臣被斩,还会有新的jianian臣出现,jianian臣是杀不完的,每一个人都是熟读圣贤之书,都是明白忠君爱国,然而,他们登上高位,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利益,而是一部分人的利益。杀掉jianian臣,还会有新的jianian臣被他们推举出来,所以,利用好了jianian臣,就等同控制了jianian臣背后所代表利益的那一部分人。”

    郑宜乾若有所思,这都是他以往未曾想过的问题。

    今天听到太上皇所说,他感觉如同打开了新的天地大门。

    “看看北平王就知道了...”

    太上皇深吸一口气,长叹一声:“就如你说的,北平王是一个忠臣,他是一个懂得取舍之人。将自家性命交给朝廷,将自己的部曲留在万里之外。如果不是肝胆赤诚之人,不会如此坦荡荡...但是北平王如此,他所面临的环境是恶劣的,一旦君主猜忌,一旦朝臣诬陷,君主昏庸之下,就会造成一代忠臣含恨...

    因为,他成了孤臣,一旦有了新的军中有威望的人崛起,他才会逐渐心理认为自己安全了。北平王看似强势,其实其势力最为薄弱。

    正所谓君子可以欺之方圆,jianian臣没有利用价值之后,就可以抛弃。”

    jianian臣依附皇权,当这个依附者,首先考虑的不再是依附的皇权的利益的时候,就会变得很危险,就没有了用处。

    杨清臣就是如此。

    太上皇出宫,有几层深意,其中整治朝堂就是其中之一。

    让皇帝整治朝堂。

    郑宜乾点头,这一次他听明白了。

    也明白了自己的祖父,也清楚北平王赤胆忠心,略微猜到太上皇用意:“祖父打算如何安排北平王?”

    这也是郑宜乾最关心的问题,因为他极为欣赏吴发。

    若不然...郑宜乾不傻,也绝不会为了所谓爱情,与吴发建立如此关系。

    “如何安排?”

    太上皇眉毛一挑:“北平王自己已经表明了态度,那就是在家养老。”

    “在家养老?”

    郑宜乾很是不解:“我只知道北平王今年才十九岁吧,这么年纪轻轻的就要养老?”

    “你还不懂,你以后就会明白。”

    太上皇笑了笑:“他想要养老,但是也可以打杂嘛。比如,这次与英吉利三国的谈判。”

    “那...杨清臣等人怎么办?”

    整个朝堂朝臣,全部在大街上拦截太上皇御驾...这是胆大包天,让太上皇还有皇帝陛下威望有损,形象有辱!

    自古以来,只有昏君出宫,才会有不得见面的受冤者拦路告御状。

    “你父皇会解决的。”

    太上皇抬步往前走:“你以后跟随你父皇身边听政,顺便跟着批阅奏折,你也快要大婚,也该为我还有你父皇分担天下之事。”

    郑宜乾点点头,他心里叹息:储君之位,真的适合我吗?

    ......

    “哼...”

    御书房中,庆元帝看到手中密报冷哼一声:“杨清臣,以前我想动你,有父皇保你,我动你不得,现在你偏偏犯蠢。”

    杨清臣是太上皇朝时候的进士,凭借其长袖善舞,善于钻营之心,逐渐坐上内阁首辅的位置。

    庆元帝对杨清臣,早已经心生不满。

    这些年来,杨清臣让情愿地憋屈的事情做的很多。

    看到手中密报,杨清臣贪腐之事,一一列举在上,一枚铜钱都写的清清楚楚:“朝臣超过三成,都跟着杨清臣在半道上拦截太上皇御驾...”

    “现在杨清臣他们到了何处?”

    庆元帝脸色阴沉。

    “回陛下,已经在朱雀大街,距离皇宫不远,是太上皇必经之路。”

    一个锦衣卫出现在御书房。

    “传朕旨意,着锦衣卫捉拿杨清臣等人下诏狱,将其罪名,张贴整个神京城!”

    庆元帝眼睛里满是寒光:“另外着人,去杨清臣府上抄家。”

    “是!”

    锦衣卫退去。

    庆元帝嗤笑一声:“你若不胡来,还容许你蹦达几天,可惜你犯蠢,竟然冒犯父皇,让皇室蒙羞,你这是找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