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值得培养的jianian臣 (第2/3页)
莽夫一旦出门,就会有勋贵官宦倒霉。 就算是太上皇前往北平王府,这一点事情与北平王粘着一点关系,以杨清臣为首的朝臣就少了二十多个... 似乎、好像、大概,凡事与北平王一旦沾边,就会有人倒霉。 支走北平王,绝对是一招妙棋:“臣附议...” 这里只有十来个人,六部尚书,五军大都督,内阁次辅、元辅还有御史大夫。九个人都支持了内阁次辅提出来的建议。 庆元帝眉角一挑,他不傻,看得出来这些大臣巴不得吴发离开神京城,最好永远别回来。 “莽夫啊,你瞧瞧你多不得人心?” 庆元帝努力要自己保持威严,但是内心活动加剧:“这些大臣,明显就是公报私仇。” 你们想多了。 北平王坐镇,天下安稳。 你们都怕,才是好事。 朕,只需要北平王一个人效忠,就可以让你们俯首称臣。 咦? 是不是有一种狐假虎威的感觉? 朕,才是皇帝好不好? 什么时候,神龙需要借助虎威? 将心中的杂念压下,庆元帝笑道:“诸位爱卿,如今三国使臣已到,诸位谁愿担任谈判大臣,与三国使臣谈判扬我国威?” 庆元帝扫视这些大臣,意思已经很明显,你们中选出来一个,做谈判使臣吧。 “陛下...” 依旧是内阁次辅出言:“之前有北平王担任使臣,而且外事总理衙门还在,北平王还是外事总理,谈判这件事情,臣以为北平王才是最合适的。” 庆元帝长叹一声,这些大臣...一个个都是典型的有好处叫我,没好处忘我,平日里口嗨,紧要关头躲开。 拿着俸禄,只为荣华富贵,不为百姓,不为大晋做一点事啊。 他们说的是实话,庆元帝也就是试探大臣们而已。 谈判...这些大臣不行。 太软弱了,根本强硬不起来,面对白啤珠,只有足够的强势才行。 这是上次谈判,得到的经验。 但是偏偏,大晋目前还离不开这些人:“诸位爱卿退下吧。” 庆元帝有些心累。 就算是继续商议下去,这些大臣最后还是能够圆回来,北平王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此时的北平王,就在宫门外,递上牌子之后,等待皇帝召见。 皇帝召见的口谕未到,吴发看到了一群人联袂向外走来。 眼珠子一转,送银子的来了。 妹子出嫁,太上皇驾临北平王府,林林总总花了数万两。 这些银子,必须要找回来。 这些大臣,哪一个不贪? 哪一个不是用自己的权势,帮助自己的产业赚钱? 赚他们的银子,不会良心不安。 反而有一种成就感。 吴发向亲兵示意,牵着战马躲开,吴发则是躲在宫门外阁房里。 这些六部尚书,五军大都督,内阁大臣,一本正经,只有脚步声越来越近...这些大臣走出宫门,并没有分开,而是左看看右看看,互相使了一个眼神,这才分开就要上马车上轿。 “呔!” 这时候吴发走了出来,大喝一声:“你们竟然背后说本王坏话!” 吴发有一种直觉,皇帝召他入宫,必然是有重大的事情。 而这些大臣也入宫了,还没有等他入宫就离开了,必然曾经商议一些事,而这些事必然与他有关,一旦与他有关的事情,这些大臣多多少少... 提到过他,或者隐晦说过一些话,给他挖了坑。 就算是没有,也要让他们有。 吴发这一嗓子,刚要钻进马车、轿子的大臣,齐齐的打了一个哆嗦。 是那个莽夫! 那个神经病! 那个天打雷劈,那个祸害! 他,怎么就出现在了这里? 这人呐,就是不经念叨,他们就在皇宫里,向皇帝提起了北平王,好家伙,北平王当真就出现了。 “拜见王爷。” 这些大臣官品很高,吴发的爵位可不低。 心里再有不满,乖乖的磕头之后,这些官员就想要开溜。 谁都知道,有些时候千万不能与北平王多么的客气,否则就是自找麻烦。 但是,这次他们错了,北平王不等他们自己客气,就开始找麻烦了:“你们以为,说了本王的坏话,本王就不知道?” 嗯嗯? 这北平王,怎么知道的? 呸! 谁说你坏话了? “北平王!” 这时候兵部尚书站了出来,他豁出去了:“你在宫里有人监视陛下?” 要不然,他们在御书房中,与皇帝陛下议事,就提到了北平王一次,北平王怎么就知道了? 这绝对是北平王图谋不轨,监视皇宫,监视陛下啊。 这是一个大大的把柄,兵部尚书眼眸深处,涌现出一丝丝莫名意味。 “夯货!” 其余大臣脸都黑了,狠狠地瞪了一眼兵部尚书:“愚蠢!” 兵部尚书第一反应就是,他冲动了...做了出头鸟,这次要挨打。这些同僚畏惧北平王权势,这是不打算与他同患难。 “这群懦弱的蠢夫!” 兵部尚书心里怒火冲天,咱们才是一伙的。 这个时候不应该全部站出来,来一次法不责众? 或者,这个时候解释一下? 这莽夫,还真的敢在皇宫门外打人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