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轻敌冒进 (第3/3页)
太少。”
面对阿哈喇嗔、舍奴郎、孛来、当剌儿罕等十个部落的万户和千户,阿鲁台讲述着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 “他们距离我们不足二百里,来的也是时候,刚好挑我和月鲁帖木儿闹翻的时候。” “我已经向阔连海子四周的几个千户发出了军令,他们很快会带着部众聚集到这里。” “这么一来,我们手上起码有四万兵马。” 阿鲁台说着自己的布置,下面的贵族们也开口道:“牧群和妇孺必须先转移,要不然就是我们主动出击!” “这次带兵的明军将领是谁?” “应该是朱能或者张玉、王义、孟章……” “张玉不是已经老迈被调回了吗?” “什么时候的事情?” “几年前……” “王义和孟章是谁?” “之前跟哈剌兀他们打仗比较厉害的几个汉人将领。” 不得不说,鞑靼部的信息十分滞后,他们甚至连张玉被调回都不知道,还以为防守北边的是张玉和朱能。 至于王义、孟章,如果不是鞑靼部和东边的的兀良哈有往来,恐怕他们都不知道这两人是谁。 “好了……” 瞧着他们争论不出结果,阿鲁台直接开口道:“我已经派出了塘骑,明军如果知道我们的驻牧地,应该也往我们这边寻找来了。” “当下首要的,是先把部众和牧群转移,以示敌弱来引诱明军追击,最后选择一个地方设伏。” 阿鲁台也十几年没有和明军交手了,虽然从兀良哈那边获得了不少情报,但他并不觉得这些情报有用。 兀良哈的战斗力在他们看来,和强大一些的马匪没有区别。 “徐达、常遇春、冯胜、傅友德、李文忠这群人已经死了,明军那边的将领除了已经当上皇帝的朱棣和他的儿子朱高煦外,其它人没有什么可以值得我们重视的。” 阿鲁台站了起来,贵族们听闻过后也纷纷起身,不过还是有人提出疑问。 “朱棣上次领兵灭了兀良哈,这次会不会也是他领兵?” “有可能”阿鲁台承认了这种可能,但他依旧镇定:“即便是朱棣领兵来,我们也无需紧张。” “南边的明军已经有十五年没和我们交手了,这十五年间我们实力得到发展,他们如果还像之前一样狂妄自大,那只能得到一场惨败。” “现在按照我的吩咐,准备引诱他们进入口袋,一举吃下他们!” 随着阿鲁台定调,很快清州里的部众开始向北边的斡难河迁徙,而阿鲁台也开始召集就近的几个千户,并亲率本部三万骑兵补给了rou干、奶酪等食物,开始向着东南方向进军。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自己要面对的对手是谁,只是在他看来,只要不是朱棣和朱高煦领兵,那这一场并没有太大难度。 昼夜奔袭中,阿鲁台与几个千户汇合后,在翌日正午聚集了接近四万的兵马。 当他们聚集在草原上时,那明晃晃的甲胄让人眼花缭乱,虽然甲胄质量不如明军,但能拉出四万披甲骑兵,这放在历代游牧史上也是极为了不得的存在了。 要知道即便放到三百年后,和清朝拉锯百年战争的准噶尔也不过才五六万兵马,能拉出和清朝对阵的兵马数量从未超过三万。 拥有如此力量的阿鲁台,自然有自信和明军打一场。 在他的布置下,哨骑以千人为队南下,分散支援,而他们的任务就是吸引明军主力进入自己所设的口袋中。 “唏律律……” “哔哔——” 辽阔草原上,当明军塘骑保持一定速度向北进发时,刺耳的哨声忽然响起。 “发生什么事了!” 中军之中,负责率领这支骑兵的丘福眉头紧皱,而前方传来的消息却让他喜出望外。 “淇国公,前面发现胡人骑兵,不低于千人!” 当千户官汇报前方发现的情况,丘福立马激动道:“敌军可曾发现我们?” “看兵马动向,未曾。” 千户官如实回答,毕竟明军塘骑也有属于自己的塘骑,在这一千人前面是十余名手持望远镜的塘骑。 除非蒙古人能看到二三里外的几个人影,不然只有明军偷窥他们,没有他们偷窥明军的道理。 “好!”听到这样的好消息,丘福激动的磨拳擦脚。 “传我军令,全军从侧翼迂回背击,先吃下这一千骑兵,给全军拿个好彩头!” 丘福不假思索的就要吃下这支骑兵,旁边的千户官闻言则是小心翼翼道:“要不要先汇报陛下,亦或者向同安侯、武城侯、安平侯他们求援?” 千户官所说的三支兵马分别是火真、王聪和李远三人所辖兵马。 由于朱棣在搜索鞑靼本部时十分谨慎,因此他并没有直接将上万兵马交给自己的这些老兄弟,而是让他们各自率领一千人充为塘骑,搜寻阿鲁台在阔滦海子外围的兵马。 “时不我待,给陛下传消息求援都可以,但我们必须现在行动起来!” 丘福倒是没有自大到以为自己一千人在吃下对方一千人的情况下,还能稳吃对方援军。 不过在他看来,在陛下率领援军抵达前,自己肯定能先吃对面这一千人,拿下全军首功。 “可是……” 千户官还想多说,丘福却瞪了他一眼:“怎么?你觉得我不会打仗?” “末将不是这个意思!”闻言千户官连忙解释,丘福倒也没有小心眼,只是拿着马鞭指向前方: “你现在亲自带十人去传消息,其余人跟随我迂回侧击这支胡骑……驾!” 丘福说罢,一马当先的出发,而他所带来的数十名家丁见状也纷纷跟随出发。 其余骑兵面面相觑,看了一眼己方的千户官。 “瞧我干嘛,跟上啊!” 千户官瞧着自己拦不住,只能让大军跟上丘福,而他自己则是带着身边的几名兵卒当上了信使,将发现胡骑的消息往后方传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