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爹求你件事 (第3/3页)
剩下一半的吊钱。
高观接过一看,这才发现都是面额百文的铜钱,起码还有五六百枚。 “这这这……这太多了,起码五六十贯啊。” 高观除了担任吏员的时候见过那么多钱,其它时候还真的没见过,双手不由得颤抖起来。 就这半吊钱,他起码要不吃不喝种十年地才能存下来。 “拿着吧,况且又不是给你一个人的。” 江淮摇头交代道:“这些日子和我聊聊你做胥吏遇到的那些牛鬼蛇神,不出意外的话,我应该会来陇川县任职。” “若是日后还有这群人在衙门里乱搞,你倒是能帮我甄别他们了。” 拍拍高观的肩膀,江淮便与他聊起了曾经的往事。 直至深夜,江淮才在江虎的搀扶下返回家中。 与此同时,距西江镇数千里外的一座雄伟城池,也在一夜过后迎来了它的储君。 “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山呼海啸的唱礼声传来,大明门前数万在京兵卒列阵唱声,而被他们所欢迎的,是耗费两月余走访河北之地的朱高煦。 朱高煦带着朱瞻圻与亦失哈、李失、李察等百余骑兵抵达大明门外。 大明门城楼上,朱棣居高临下前来欢迎朱高煦,左右则是早早北上并抵达的六部六府都察院等文武官员们。 策马进入北京城,这也是朱高煦第一次见到自己所设计的北京城实景。 清楚未来的朱高煦在北京城的设计中将城门加宽,将城墙加高。 历史上的大明门有三个城门,三个甬道,而朱高煦的设计中也是如此,不过三个甬道分别是中间高五丈,宽四丈,两侧高三丈八尺,宽三丈三尺。 不仅是大明门如此,其余城门也是如此。 城池需要修建,因为朱高煦不确定北京日后是否会爆发战事,而且就当下的城墙标准来说,即便是一战时期的一些常规火炮也难以击垮,因此它能保护北京百姓很长时间。 至于城门之所以会修建那么宽大,则是为了日后的车道考虑。 后世许多人为古城拆除所感叹,朱高煦也是其中一人。 古城阻碍了城市发展,这点朱高煦肯定,但古城如果能保留,那毫无疑问能留下一种属于华夏自己的文化。 朱高煦不知道这座北京城会在多少年后迎来交通问题,但他可以保证这些宽阔的城门足够让电车和一些轿车通行,而那个时候,这些城墙必然会成为“古董”。 穿过长长的甬道,朱高煦翻身下马,用手摸了摸赤驩。 赤驩并没有显露疲惫,显然如它自己所想的一样,他并不老迈,甚至很年轻。 与此同时,城门楼上的朱棣等人走下马道,来到了大明门背后欢迎他。 “你这城门修建那么宽大,是不是为了日后的汽车和电车做准备?” 靠近朱高煦,朱棣便询问起了朱高煦对北京城门的设计。 他毕竟在太学看过许多模型,尽管他认为其中不少东西有些不切实际,但他还是把这些东西都记下来了。 “正是,但那是很久之后的事情。” 朱高煦轻笑,他并不认为他们俩父子能在有生之年看到电车和汽车,甚至就连朱瞻壑也够呛。 不过宽大的城门,总归比狭小的要好很多。 起码就大明门的主城门来说,并排走四辆马车毫无问题。 “好了,太子刚到,让他去休息吧。” 朱棣似乎有很多话要对朱高煦说,因此特意遣散了群臣,拉着他和朱瞻圻的手便走上了大辂。 呼吸间大辂启动,向着紫禁城出发。 坐在马车上,朱棣询问了朱瞻圻这一路上的许多事情,然后才把目光放到了朱高煦身上。 “我听说其它铁路的勘察已经开始,我的建议是先修建东北铁路,并且拆成两段修建,比如……” 朱棣说着自己的想法,他想的是修建一条从北京东前往松花江与恼温江交汇的地方,也就是肇州西南,后世的松原市北部。 然后再从鹤城卫修建一条铁路直接翻越哈剌温山北部山区,直通海喇儿城。 为了说服朱高煦,朱棣早早派塘骑跑了一遍,这条铁路从北京东出发,经过永平府、辽西府、广宁府、辽阳府、沈阳府、韩州府、长春府,最后抵达肇州府。 期间除了渡过辽河需要乘船外,全程并没有太大的难度,挑的都是道路平坦的地方。 至于另一条,那便是鹤城卫出发,经过镇虏卫,抵达海喇儿城的铁路。 两条铁路加上恼温江水路,完全足够大明控制漠北地区,并且沿途都有人烟。 至于里程,前者二千余六十里,后者七百六十里,合计二千八百二十里,造价在九百万贯左右。 虽然很贵,但如果修建成功,那确实对大明控制漠北有着很大帮助。 为了说服朱高煦,朱棣甚至连他几次北征发现了几处露天矿藏都交代了出来了。 “爹,你这铁路就算修建好了,恐怕也得十年后去了,您确定要现在修吗?” 朱高煦准备诈一诈朱棣,毕竟老头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 “我现在五十六,虽说修了这条铁路,我不一定能活到那个时候,但起码有个盼头。” 朱棣常年画饼,不可能被朱高煦忽悠了,他说出自己的想法,随后又道:“老二,你先跪下。” “嗯?”虽然很无语,但朱高煦还是跪下了,毕竟老头是自己的爹。 瞧着朱高煦跪下,朱棣一脸哀愁道: “这次江西和浙江的事情,爹日后肯定会被人写的不好受,你就当可怜可怜爹,修这条铁路,算爹求你了。” “……”听着朱棣的话,朱高煦低头看了看自己跪下的膝盖。 “您要修,我也是支持的,但若是中间没钱了,那肯定得停东北铁路,两京铁路是万万不能停的。” 朱高煦跪着给朱棣提了个醒,朱棣闻言立马摆出笑脸:“当然……爹比你识大体。” “来来来,先起来,跪久了腿脚不好。” 朱棣把朱高煦扶起来,怎么看他怎么满意,高兴的直捋胡子。 在他的高兴下,大辂也护送他们进入了宏伟的北京紫禁城中。 不出意外,在未来的数百年时间里,这里都将会是中原王朝乃至世界的中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