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盛极必衰 (第2/2页)
过去了,哄他开心。 可现在摆明了,他有事求我。 “是魏别做得主。”杜亚说,“我以前打过招呼,别把资源聚集在主要的那几部上。” 电影界有很多很复杂的因素。所以我不爱拍电影,拍时都是事前打好招呼,就跟出版界邀约传统小说家那般。 道理很简单。 电影票房很多时候就是院线统一安排的,指挥下的排片量。有的集团和院线有PY交易,那行吧,那段时间票房就他拿了。甚至有时候还有国企介入,碰上去,也挺难受。 票房成绩一出来,功过就由演员导演编剧承担了呗。实在不行,抹黑一下观众,说他们就爱看,票房和网评证明了一切。 可见有的人,不仅爱在电影中讲故事,更爱在现实中编故事。 其实话又说回来,电影中的故事,哪比得上现实中的精彩缤纷,夺人眼球? “不是我们的影院,还有其他的几家城。”杜亚低头专心吃菜,“他的电影,谈不上好电影。” “可他下部电影能不能赚钱,还是看杜先生您的。” “所以他下一部,不拍电影了。”杜亚看似漫不经心,“朋友的消息,说徐英鹏准备了一些人,在造势,马上有电视剧要播放。” 这也是个恶心人的手腕。影视剧嘛,有喜欢的,也有不喜欢的,个人偏好不同,可现在竞争强烈,有的制作方一出来,贿赂好各家传媒集团,热搜就罢了,各类大V、UP主齐造势,要么把哪部片子捧成神作,要么就说哪部是国家的耻辱。 后者尤其可恶! 其实,但凡有一部电影能危及国家电影事业根基的,广电就已经把它停了,漏网之鱼,其实挺少的。不好看的,倒是挺多的。 “所以您找我?”我不愿在这个问题上想许久了,问得简单利落。
“有没有办法解决他?” “我不是混黑道的。” “可巧,我也不是。” “……” “他要做影视,但我不能让他做大。”杜亚沉吟着,眉头上拢起一层愁雾。 “因为他不守规矩?” “因为他贪心!” “……” “论不守规矩,行内有哪家像你们?”杜亚笑了一下,“蛮不讲理地出来,然后带来不少好作品!好!牛!我很佩服!” 我听后,默不作声。 我是向来把别人的夸奖照单全收。 不过有一句话杜亚说对了。 “您的意思是,我们做饭的总会给别人留一口汤,对吗?”我神情淡定。杜亚高深莫测地望了我一眼。 我理解他的意思。“有钱赚了,就想再赚更多的钱。”我说,“在新人时期,伏小做低地攀上去,出名后,耀武扬威,自以为物换星移,可以压着别人了,哪里清楚,江湖之大,海洋之辽阔,更不曾有半点物伤其类的想法。可是,唇亡齿寒是常态,兔死狗烹也是常态。” “唇亡齿寒是常态,兔死狗烹也是常态。”杜亚喃喃地重复了我这一句,禁不住,又是打了一个寒噤。 “娱乐圈的水搅浑后,便是死了。”我说。 我的态度也很明显。别以为太牛逼,能垄断一切。再大大不过天去。不说竞争能带来利益,就拿一个蛋糕来说,如果这块蛋糕能分着吃,大伙儿自然抢;可如果它只被一户人吃,那么这块蛋糕就能连盘子送到国家层面上。 国家表达出的理由也很简单,一个人私心太重,老百姓只会钱越赚越少,下层的底端人物就会活得很困难。那么这笔钱就不该属于个人,而是被国家拿走,重新洗牌。 盛极必衰! 自然是因为强者夺了弱者的空间,不是爆发,就是灭亡! 杜亚听了我的解释,有些怔怔。他仔细思考了一下,叹息一声,将盘子推到一边,道:“这个道理,我知道的太晚了!” 他不知道想起什么事,连似乎饭菜都没滋没味了。 “言归正传,我是有事,才请教你的!”他的话说得委婉之极。 “那我也丑话在先。” 我略一沉吟,望见杜亚冲我点下头,示意我先说,便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 “如果他找的是华晨电视台,那简单,这事就不该插手,活该他火!等他火到华晨都受不了时,它自然就会倒霉了!我解释道,“这个层面,就不是我们能管的了。” 华晨电视台牵扯的利益链太大。 近半的企业和不少国企,甚至和他们合作的国家机关也很多。他们要是捧他,硬碰硬地撞上去,那就要吃亏许多。 “如果不是华晨?” “那办法就多了!”我不由莞尔。 “什么办法?”杜亚来了兴趣。 “很简单,打擂台。”我瞅他一眼,见他皱眉,不由微笑,“不是和我打,而是……”我压低声音,说了几句。杜亚的眉头渐渐松开了,他满脸讶异地盯着我。 我给出的建议是,让电视台买下经典影片的版权,以经典,抗击流行!要么走偏一点道路,买下和我们关系比较好的外国影视,用更高尚一点的气息打败他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