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幕后大神_第四百一十六章 没有退路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六章 没有退路了 (第2/2页)

就这点,太难了!”我握紧话筒,声音有点发颤,“加上各种原因,外界对这个行当误解太深!”

    我扫了台下同学一眼:“大家都说,文娱市场是块大蛋糕,有没有哪位能够说一下,这个市场究竟有多大?”

    台下同学一阵沉默。

    我说:“来,大家举手一下,不知道没有关系,也可以猜测一下。”

    同学们仍然不回答。

    他们如同面临老师苛刻的提问。虽然台下有不少学经济的学生,可除去课本,以及各类考试的内容,他们怎么会了解这个市场?

    一旦回答不出来,猜错了,仿佛会丢面子。

    “同学不知道,那有没有老师猜一下?”我站起身,走到讲台边缘。

    于是这种沉默的恐慌瞬间从学生传染到老师身上了,在台下坐着的,不仅有学生,还有教师。

    象牙塔中的人,绝非年轻人。

    无知且说大话的学者,很难教出讲实际、搞实务的人才。

    好在没沉默多久。那位在我之前上台演讲的教授应该是事先做过调查,所以犹犹豫豫开口。我把话筒递给他。

    他迟疑一下,说道:“如果我没记错,大致影视创收收入超过一万亿。”

    众学生一片哗然。

    连同之前不说话的教师,现在面色也轻松多了。

    那位教授补充道:“当然,这是统计局给出的数据,实际情况如何,我便不知道了。”

    他在搞个兜底,避免有一些旁听的人今后拿他说的数据搞事。

    我笑了一下,明白他是个谨慎的人。

    “那么您大胆猜测一下,实际数据比这个数值大,还是小?”

    “我感觉实际更小。”

    “那么这五年的总营业收入,是在增加,还是在减少?”

    “减少!”

    老教授这次的回答笃定多了。

    市场的萎缩,rou眼的可见。每年就在第四季度报道时稍微好点。

    “正如这位教授说的,传统影视行业是在萎缩中,相对应互联网视听服务收入增加。”我转过身去,回到圆凳上,“一些传统影视业的员工失业,没有工作,无法坚守下去,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众学生“哦”了一声。

    他们已经很给面子了,虽然在他们的表情看,这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

    当代年轻人习惯上网,不看电视节目,也是常态。

    我问他们道:“你们是不是很好奇,为什么传统影视行当从业人员,不去网络影视?”

    “是!”众同学大笑。

    他们不理解这个行当,自然也无法了解我内心的沉重。

    我凝视着他们,环视整个全场。

    教授们和学生们都渐渐沉默了,他们诧异地看着我,似乎有意识到接下来,我要说非常严肃的内容。

    “因为互联网影视,不需要优秀的导演、优秀的演员,甚至优秀的编剧。”我语气笃定地说,“相比起来,流量更重要。只要雇佣水军,将流量炒作起来,就会有广告商找他们,于是,利益亏损的风险就完成了从制作者到投资商的闭环。”

    我的话语令众人大吃一惊。

    但有的东西很明显的。

    “传统影视剧有制作、审核、发行分离的要求,网红没有,这就造成了传统影视剧比网红更难造假的事实。”我说,“而互联网的利益会越来越多,且更容易造假,也更容易造成劣币必然逐走良币。”

    讲台下的师生们纷纷点头。

    当然,也有人玩文字游戏,说劣币逐不走良币,但造假币成为风潮在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至少汉朝曾经就很风行。

    “电视剧行业制审分离,电影界院线收入这才不能占据市场的一半!”我说。

    我接着问台下的人:“刚刚教授说到我国一年娱乐圈产值超过一万亿?大家能不能想想看,这一万亿是怎么划分的?”

    同学们纷纷摇着头、打着寒噤。

    “平台的收入划分,九成以上都会进入老总的口袋中。而这些平台的老总全国加在一起,不过百人。影视界的工作人员,超过千万,九成以上的收入是进入演员的口袋,当然,这类演员也不过几百人。”我说,“大伙儿能想象看,一边是几百人分九千亿,另一边是千万的人来分一千亿,合理吗?”

    “不合理!”

    同学们齐刷刷地喊道。

    “刚刚,有位教授提到,说现在影视娱乐圈的收入太高了,应该打压。”我看了第一位演讲的教授,“其实我更认为,不是打压某个行业,而是更关心点基层从业人员的收入。”

    我的目光扫到台下,那位教授面色讪讪的,有点尴尬。

    “我以为,这才是如今文娱行业面临的危机,需要被解决,而且,我们退无可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