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六章 围剿之下 (第1/2页)
“坏了!”赵一河一拍巴掌,“该不会是那武馆师傅来了吧?” 他一看人员,心里发怵。也难怪,薄宝宝躲在他这里,成天担心的,也是这出事,难怪会这么想。 可我一眼就认出徐英鹏与柳一鸣。 他俩尾随着薄宝宝往上爬。 徐英鹏快速地攀爬着,这几截台阶,对他并不太难。他几步就攀爬上来,把柳一鸣远远扔到身后。他来到我的身边,一把捉住我的胳膊,忧心忡忡道:“你是在聚集全影视界的导演吗?外头都传疯了。” “我觉得这种传播有据可依。”我淡定道。 “可以带我一个吗?”他又问,仿佛不知道娱乐圈如今的局面是他一手闹的。 他大量搞营销,雇水军,买点击率。因为电视台不能随意作假收视率,所以他造谣说收视被网络点击给引流了。他找了一群才子达人,却把这些人断送在卑鄙的潮流中。 我听到这话,不由笑了一笑。 “视频网统一管理,可不能打销售战啊!”我语重心长道。 徐英鹏听到我的话,脸色变了几变,松开手,倒退一步。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徐英鹏朗声说道。 这时柳一鸣气喘吁吁赶来,她在徐英鹏身后站定脚步,伸手拉了拉他袖子。徐英鹏没搭理她。这时候雨也停了,刺目的阳光射在竹叶上,林间出现了细小的彩虹光。 我厌恶彩虹。 那种五颜六色的光芒给人眩晕的感受,它似乎总是跟某种脆弱的东西相挂钩,比方雨后初晴,比方童年院子里飘荡的肥皂泡,脆弱,昳丽、眩晕、五光十色。 赵一河看到我们的动静,连忙上前说话,拉了我一把。“二位来,不知有何贵干?”赵一河道。 赵导对我不错,估计是四年前咱们在国外的那通经历,令我们有点惺惺相惜的感受。 他不是那种极度贪钱的人。 有钱赚固然很好,没钱,也可以安贫乐道。李为迎挺羡慕他的。当年李导默默守了二十年清贫的“人民艺术家”,后来索性变成了“铜臭脚臭电影臭”的了,一生为家庭连累,后两任太太对钱痴迷,也不得不做出妥协。 而赵一河太太一路支撑他,学生年代就跟着他,没钱,两人就住了八年的单间小租屋,上厕所都得去门外的那种。就这样,两人粗茶淡饭,也欢欢喜喜把日子过了。赵一河没拿到“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连“艺术家”都谈不上俗称“一穷二白”。 但他也不是一般的“一穷二白”,他在学生时代就拿到新人奖,这的确是不容易的。 所以,徐英鹏的威逼利诱,在他看来就是个笑话。 “听说张导高升!”徐英鹏一拱手,道。 “可不是,听说要当监制了!”赵一河云淡风轻道,“我挺高兴的,以后能看到好看的片子了!” 徐英鹏:“……” 徐英鹏:“不知道赵导有没有看最近的片子?” 赵一河:“没看!不好看!” 徐英鹏笑着一拱手:“还是要看看,不要跟不上时代了……” 赵一河不耐烦地一摆手:“看个电影还要看什么时代?不就好看,不好看,爱看,不爱看!人家老百姓,不爱看电影,也没什么啊?!” 徐英鹏懵了。 徐英鹏怒了。 徐英鹏觉得不对了! 这赵一河怎么这么不讲理啊? 不按理来说,要赶紧承认自身浅薄,虚心求助,然后向他讨教。他可以借此宣传下自己的理念,吸引广大导演敬佩帮助,从此两拳打遍十八路好汉,从此扬名立万,名扬四海吗? 赵一河全然不搭理他。 赵一河并不是不懂局势,只是有心中的坚持。 他不像老王。老王当年为拉投资商,曾经打扮得花里胡哨,古里古怪,装作小丑,向那些对文化圈有意向的公司或者是有闲钱正在打听投资的公司伸手要钱。 别人时常被他惹得发脾气,王明后也不以为意,他拿出关系比较好的演员的照片,问,如果是这样的人来演,行不行? 虽然十个人中有九个人被他给弄得恼怒了,但剩下那一位哭笑不得的多数也就同意了。 所以对老王来说,拉投资只是时间问题,不是对象问题。 这世界不怕找不到不愿意投资的公司,就怕没有持之以恒的气魄。老王是有这样气魄的人,所以,他一直能够拉到很多投资。 但是,赵一河当初并没有拉到。 他不是那样的人。他有脊梁骨,也有胸口的一腔热血,他在大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