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火箭发动机的技术路线 (第2/2页)
br> 关于苏翰想要载人登月的事情。 这里谁都知道。 但问题哪怕是龙翰科技的员工也不相信苏翰能够完成载人登月。 因为这就不是一家私人公司能够完成的事情。 米联邦的阿波罗工程前后共有几十万人参与研发。 数万企业添砖加瓦最后才能完成这个不可能。 虽然龙翰科技是一家很大的公司。 但再大也是一家私人企业。 怎么可能完成一个国家才能完成的事情呢。 这根本就不可能好不好。 别说外人了,就算是龙瀚科技的员工,也认为对于这件事,苏翰有点太过白日做梦了。 但谁又不敢说什么。 毕竟对方是老板。 但尹成海作为副总工程师却有说话资格。 尹成海道:“苏总!我这人说话直。有得罪的地方,您别怪我。” 苏翰道:“说吧!既然是开会,畅所欲言。” 尹成海道:“其实关于您说的想要制造一种可以回收的火箭,降低火箭发射成本这件事,我认为从一开始,就不可能。
就算咱们真的能制造出媲美rd180的火箭发动机也不可能重复利用。 因为现在高端发动机,采用的非就是几种技术路线。传统的液氧煤油发动机,高端的液氧液氢发动机。 现在是环保主义盛行。 传统煤油液氧发动机污染大,毒性大,一直被诟病不够环保。 所以现在全球都在走液氢液氧路线。 但液氢液氧发动机有个特点就是温度高。 温度高对发动机的损耗就大。 因为在这种高温的煅烧下发的动机根本没办法重复利用。 就算勉强能够回收,检修压力也大,还不如造一台的新的。 其实用产量换成本一直是全球火箭发射领域的通行规则。 如果咱们公司想要制造一种可以重复利用的火箭发动机,那么就必须使用传统的燃气发生器循环发动机。 因为只有使用传统煤油液氧组合才有重复利用的可能。 但煤油有煤油问题就是容易积碳,积碳堵塞容易造成发动机爆炸。虽然通过富燃燃烧,调整氧比例,进行不完全然燃烧,可以降低堵塞几率,但废气太多的话,推力也不够。关键室压也不够,比冲也差,有效荷载效率就低。 这也是为什么燃气发生器循环发动机无一例外都是淘汰机型。 毕竟推力不够对有效荷载的浪费太大。 火箭不小,推力不够,也是一个问题。 咱们就算不说载人登月的事情。 就说想要完成近地轨道的太空行走! 近地轨道起码要有十吨负荷吧! 十吨负荷起码也要五六百吨以上的推力。 这么大的推力。 想要使用老旧的燃气发生器循环发动机。 起码要十台以上才能做到。 别的不说就是喷嘴的直径也不够。 更何况现在全球都在搞环保主义。 航天发射讲的也是安全无毒。 如果我们回头去搞液氧煤油发动机。 那不是在走研发的回头路了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