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高正飞不看好火箭发射产业 (第2/2页)
r> 当然也知道。 为此他也进行了一些相关领域知识的科普。 但最后包括高正飞在内的国威高层都不看好苏翰的火箭发射商业前景。 因为全球火箭发射根本就没有什么市场。 虽然每公斤的卫星发射价格高达两万米金每公斤。 但成本也不小。 扣去了成本只怕每公斤连五千米金也赚不上。 至于苏翰未来对标的商业太空旅游。 根本不是普通人能消费的起的。 只怕起步就要上亿米金,甚至几亿米金的支出。 这么多钱就算有钱人也消费不起。 毕竟有钱人是少数。 关键是火箭发射领域的市场太小了。 所以大家都没看好苏翰的火箭发射产业。 苏翰道:“不知道高总是怎么看待太空产业的?” 高正飞想了想,道:“苏总!实话实说的话。我不太看好太空产业的发展。主要是市场规模太小了。去年全球一共才进行了五十三次成功的卫星发射。各类大小卫星也就上百颗。但五吨以上的不超过二十五颗。总发射质量也不过一百五十万公斤。
现在的全球卫星发射价格均价约在每公斤一万米金左右。 按照这个标准。 全球火箭商业市场规模也就在一百五十亿米金左右。 但您也知道发射价格是不等于利润的。 每枚火箭扣去了发射成本。 真正的利润能有三千万米金就不错了。 那么全球火箭发射的净利润最多五十亿米金。 而且很多国家的卫星是自己发射的。 不可能释放到商业市场。 全球商业市场只怕连二十亿米金的利润都没有。 市场规模不够,投入和产出根本不成比例。 这也是我为什么不看好火箭产业的原因。” 苏翰点了点头道:“高总说的也对。其实从现在的全球火箭航天市场规模来看,火箭发射这个行当确实不赚钱。但问题是我看中这种行业的理由是它专业性很强。 我这个人特别喜欢做专业性强的事情。我认为专业性越强的行当,越有发展潜力,越能形成技术垄断。 其实市场这种东西是可以凭空制造的。好像我做电动汽车一样。本身电动汽车是没有市场的,我不是一点点也做出来了吗。关键是你没有那个本事来开发出这个市场。” 高正飞闻言笑了笑。 虽然电动车市场确实是苏翰做出来的。 但电动汽车也是汽车和火箭性质能一样吗。 电动车的本质还是车。 不管是燃油气,还是电动车,最终的需求和目的都是一样的。 不过高正飞也没那个意思和苏翰来抬杠。 首先苏翰是公司的大股东。 其次人家是世界首富。 能力和眼光都是世界第一的。 虽然能力再强也不可能保证每笔投资都能赚钱。 但不管做什么对方都比自己有资格。 而且也有实力。 这些年对方光捐款也差不多有将近有一万亿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